巴那语概况
被引量:12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Bana Language
出处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9-80,F003,共13页
Minority Languages of China
同被引文献140
-
1徐世璇.论语言的接触性衰变——以毕苏语的跟踪调查分析为例[J].语言科学,2003,2(5):97-110. 被引量:23
-
2戴庆厦,田静.濒危语言的语言状态——仙仁土家语个案分析之一[J].语言科学,2002,1(1):67-77. 被引量:14
-
3曾晓渝.水语里汉语借词层次分析方法例释[J].南开语言学刊,2003(1):20-35. 被引量:14
-
4甘春妍.博罗畲语20年音变[J].南开语言学刊,2006(1):47-55. 被引量:2
-
5洪波,意西微萨.阿错.汉语与周边语言的接触类型研究[J].南开语言学刊,2007(1):23-35. 被引量:28
-
6吴福祥.南方民族语言动宾补语序的演变和变异[J].南开语言学刊,2009(2):59-73. 被引量:10
-
7谭晓平.勉语早期汉语借词全浊声母探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1):100-103. 被引量:3
-
8陈其光.民族语对中古汉语浊声母演变的影响[J].民族语文,1999(1):21-26. 被引量:6
-
9陆俭明.“着(·Zhe)”字补议[J].中国语文,1999(5):331-336. 被引量:65
-
10李小凡.苏州方言的体貌系统[J].方言,1998(3):198-210. 被引量:60
引证文献12
-
1贺福凌,吴思兰.巴那语的分类词及其与量词的关联[J].南开语言学刊,2022(1):125-132.
-
2陈其光.语言间的深层影响[J].民族语文,2002(1):8-15. 被引量:20
-
3中西裕树.现代畲语鼻音韵尾的来历[J].民族语文,2007(4):10-20.
-
4谭晓平.苗瑶语的动结式[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4):130-136. 被引量:1
-
5李星辉.湖南江华平地瑶话端组字今读[l]声母[J].语言研究,2015,35(4):97-101.
-
6段勇义,刘泽民.接触引发语言演变的类型——以坝那语为例[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3(5):145-151. 被引量:1
-
7李云兵.论坝那语动词的体貌系统[J].民族语文,2017(3):3-22. 被引量:10
-
8贺福凌,吴思兰.巴那语体标记tjou^55与汉语“着”的比较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20,39(6):116-122.
-
9李云兵.苗瑶语语音实证研究的问题[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95-116. 被引量:2
-
10蒋颖.21世纪以来非汉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述评(2000~2023)[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56(3):45-56.
二级引证文献34
-
1蔡军.汉语动结复合词的内部结构与句法推导[J].现代外语,2021,44(3):305-317. 被引量:4
-
2贺福凌,吴思兰.巴那语的分类词及其与量词的关联[J].南开语言学刊,2022(1):125-132.
-
3曾晓渝.水语里汉语借词层次分析方法例释[J].南开语言学刊,2003(1):20-35. 被引量:14
-
4王双成.藏族“拉伊”的特殊唱词及其成因探析[J].青海民族研究,2004,15(3):122-125. 被引量:3
-
5曾晓渝.论壮傣侗水语古汉语借词的调类对应——兼论侗台语汉语的接触及其语源关系[J].民族语文,2003(1):1-11. 被引量:21
-
6彭嬿.新疆汉语方言声调减少之成因探析[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26(5):34-35. 被引量:1
-
7彭女燕.“sα”的区域特征与西北汉语的阿尔泰化[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4(5):144-146. 被引量:5
-
8刘泽民.闽语和儋州话历史上的接触[J].民族语文,2007(4):33-39. 被引量:3
-
9姜根兄.从语言接触看蒙古语科尔沁土语的演变发展[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3):48-51. 被引量:5
-
10陈伟.从多语言环境中看以傣促英[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15-216. 被引量:1
-
1怪异的人物阵列肖像[J].大科技(天才少年图说百科)(B),2012(10):1-1.
-
2曾芳.湖南东安高峰土话语音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31(4):89-91.
-
3赵丽明.奇特的瑶族语句团符号文字[J].语文建设,1995(3):34-36. 被引量:2
-
4王远新.湖南省城步县长安营乡长安营村语言使用、语言态度调查[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1):105-113. 被引量:12
-
5本期话题:班长一定要学习成绩好吗?[J].童话世界(趣味故事与日记),2009(9):20-20.
-
6李锦平.求解苗族古文字之谜[J].中国民族教育,2017(1):70-72. 被引量:1
-
7沈红霞,傅敏.关于昆山花桥服务外包人才外语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30(10):11-12. 被引量:1
-
8亦西.瑶字追寻记[J].中国民族,1995(9):38-40.
-
9胡德明.安徽芜湖清水话中的“无宾把字句”[J].中国语文,2006(4):342-345. 被引量:22
-
10学会信息[J].武汉学刊,2014,0(1):45-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