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走向文化诗学的中国现代诗学 被引量:21

原文传递
导出
作者 陈太胜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1-45,共5页 Literary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巴赫金.《文学作品的内容、材料与形式问题》[A]..《巴赫金全集》第一卷[C].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07-308页.
  • 2斯蒂芬·格林布莱特.《通向一种文化诗学》,《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张京嫒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页,第14页.
  • 3Charles E. Bressler. Literary Criticism: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 2nd ed.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1998, P238, P237, P238.
  • 4海登·怀特.《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文本》[A].张京嫒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C].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3页.
  • 5斯图亚特·霍尔.《文化研究:两种范式》,罗纲,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2-53页.
  • 6钱林森.《法国作家与中国》,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77页.
  • 7陈太胜.差异里的建构——梁宗岱的新诗理论及其启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54-60.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12

  • 1梁宗岱.诗与真[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 2梁实秋 杨匡汉 刘福春.新诗的格调及其他[A].杨匡汉,刘福春.中国现代诗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143.
  • 3闻一多 杨匡汉 刘福春.诗的格律[A].杨匡汉,刘福春.中国现代诗论:上编[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
  • 4俞平伯.社会上对于新诗的各种心理观[A].杨匡汉,刘福春.中国现代诗论:上编[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20.
  • 5Charles E. Bressler, Literary Criticism: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 2nd ed, New Jersey,Prentice Hall, 1998.
  • 6胡适.尝试集再版自序[A].胡适.尝试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 7胡适.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A].杨匡汉,刘福春.中国现代诗论:(上)[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
  • 8胡适.自序[A].胡适.尝试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 9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 10梁宗岱.诗与真二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五年.

同被引文献214

引证文献21

二级引证文献5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