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2-23,共2页
同被引文献22
-
1马雪松.正在悄悄变化的农村人名—— 一个村的人名调查[J].江西社会科学,1997,17(10):94-95. 被引量:8
-
2邓国栋.汉语人名字调的修辞艺术[J].当代修辞学,1998(5):42-43. 被引量:6
-
3侯一麟,李宁.汉语人名规范化说略[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1(4):86-91. 被引量:8
-
4力量.乳名、学名与语言及传统文化[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0(2):122-128. 被引量:8
-
5汪红艳.汉族人姓名中的语音修辞[J].修辞学习,2002(4):49-49. 被引量:14
-
6郑燕萍.论人名用字规律与社会和环境的关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15-118. 被引量:4
-
7王洪涌.名字的文化意蕴[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9(06).
-
8[马来西亚]萧遥天,.中国人名的研究[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
-
9张秋娥.关于回环格的三个问题[J].殷都学刊.1997(02)
-
10[马来西亚]萧遥天,著.中国人名的研究[M].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7
二级引证文献11
-
1范庆芬.汉语人名的社会语言学内涵[J].科技信息,2008(3):132-132. 被引量:4
-
2朱金娥.汉族人的姓名特点与变迁[J].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1(1):54-55.
-
3韩笑.从词汇学角度浅析华语女歌手名的特点[J].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3(6):107-108.
-
4苏健.浅议当代姓名用字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考试周刊,2013(96):15-15.
-
5于江德,赵红丹,郑勃举,余正涛.基于中文人名用字特征的性别判定方法[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14,44(1):13-18. 被引量:2
-
6马霜霜.浅谈《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人名用字[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3):201-202.
-
7徐梅.中国人名用字规律研究[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28(4):54-57. 被引量:2
-
8李盈盈.当代小学生命名特征的社会语言学考察——以菏泽市和开封市两所小学为例[J].校园英语,2017,0(27):144-145.
-
9吴连义.中国人命名方式的社会语言学研究[J].海外英语,2021(2):114-115.
-
10王莉.中国人命名方式的社会语言学分析[J].黑河学院学报,2021,12(7):59-60.
-
1赵小刚.先秦汉语并列式结构音节排序的规律、声调搭配的趋势及音节声母的倾向[J].语言研究,2012,32(4):60-72. 被引量:2
-
2李丽平.大同方言四字格平仄搭配的特点及与成语的比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30(3):5-6.
-
3田鑫.惯用语的音节及声调走势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3):113-116. 被引量:1
-
4郭继懋.常用面称及其特点[J].中国语文,1995(2):90-99. 被引量:42
-
5冯珊珊.周德清“务头”论考[J].戏曲艺术,2016,37(3):117-124.
-
6曾泰元.英文里的拟声词与重叠词[J].英语学习,2015,0(12):79-80.
-
7范家生.我看“汉字听写大会”[J].青年记者,2014(17):69-69. 被引量:1
-
8练勤.外国化妆品牌汉译名的声调研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6(6):67-68.
-
9史延恺.音节理论[J].现代外语,1986,9(2):18-24. 被引量:1
-
10孟咸智.论商标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1997,1(2):81-85.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