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国民政府推行县政建设原因探析
被引量:12
Inquiring into the Reasons Why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Paid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ounty Government in 1930s
出处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7-81,共5页
Republican Archives
参考文献12
-
1《县政建设实验区资料汇要》前言,内政部总务司编印.1935年10月.
-
2《县政建设实验区资料汇要(上)》,内政部推行县政建设实验区始末记.第2—4页.第1页.
-
3《国父遗教建国大纲重要宣言》,制定建国大纲宣言,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印行.
-
4罗志渊.《中国县政制度》.上海群众出版社,1973年版,第39页、第54页.
-
5石西民.《我国田赋的积弊与整理》[J].中国农村,1936,.
-
6郭得宏.《中国近现代农民土地问题研究》.青岛出版社,1993年版.第133页.
-
7鲁振祥.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的初步考察[J].政治学研究,1987(4):37-44. 被引量:9
-
8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第672页.
-
9王文昌.20世纪30年代前期农民离村问题[J].历史研究,1993(2):96-107. 被引量:15
-
10《乡村建设实验》第二集.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19页.
共引文献24
-
1李青青.百年乡村建设研究述论[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4(1):55-62.
-
2池子华,王晚英.20世纪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研究概述[J].中国农史,2005,24(3):103-112. 被引量:9
-
3张泰山.民国时期田赋征收人员的结构及其素质考察——以1927-1937年的湖北省为例[J].民国档案,2006(2):88-94. 被引量:3
-
4孙智君.民国时期产业结构思想的变迁[J].经济评论,2007(5):133-140. 被引量:2
-
5贺仲明.责任与偏向——论20世纪30年代农村灾难题材文学[J].人文杂志,2008(3):124-128. 被引量:3
-
6任放.近三十年中国近代史研究视角的转换——以乡村史研究为中心[J].史学月刊,2011(4):27-40. 被引量:8
-
7幸晓峰.从历时性与共时性看长征胜利的必然性[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6):22-25. 被引量:2
-
8岳谦厚,雷承锋,孙立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以冀省“废苛减附”治理实践为中心的考察[J].安徽史学,2013(2):12-22. 被引量:3
-
9李楠.近代农民离村决定因素的再讨论:一个历史计量学的视角[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3(2):10-20. 被引量:6
-
10李丽峰.近十年中国近代乡村社会流动研究综述[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4(6):14-17.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201
-
1金保华.论晏阳初科学普及思想[J].贵州文史丛刊,2001(3):41-46. 被引量:3
-
2游海华.重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县政府的“裁局改科”——以江西、福建为中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4):92-99. 被引量:4
-
3王奇生.民国时期县长的群体构成与人事嬗递──以1927年至1949年长江流域省份为中心[J].历史研究,1999(2):97-115. 被引量:46
-
4晚清士绅基层社会地位的历史变动[J].历史研究,1996(1):17-29. 被引量:22
-
5王先明.中国近代绅士阶层的社会流动[J].历史研究,1993(2):80-95. 被引量:24
-
6王先明,常书红.晚清保甲制的历史演变与乡村权力结构——国家与社会在乡村社会控制中的关系变化[J].史学月刊,2000(5):130-138. 被引量:51
-
7王先明,尤永斌.略论晚清乡村社会教化体系的历史变迁[J].史学月刊,1999(3):105-113. 被引量:19
-
8朱德新.三十年代的河南统治者与保甲行政人员[J].史学月刊,1999(1):49-53. 被引量:7
-
9王续添.论五四运动中的省议会[J].中共党史研究,1999(4):59-64. 被引量:9
-
10赵锦铎.李大钊《省制与宪法》解析——兼析李大钊在集权、分权问题上认识的转变[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4(3):106-115. 被引量:7
引证文献12
-
1游海华.重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县政府的“裁局改科”——以江西、福建为中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4):92-99. 被引量:4
-
2聂春燕.浅析国民党大陆统治失败的原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0(5):193-195.
-
3王春英.民国时期的县级行政权力与地方社会控制[J].求索,2004(7):241-243. 被引量:3
-
4孙诗锦,龙秀清.晏阳初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2):36-42. 被引量:4
-
5李伟中.知识分子“下乡”与近代中国乡村变革的困境——对20世纪30年代县政建设实验的解析[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15-125. 被引量:2
-
6王兆刚.论南京国民政府的县政困境及其影响[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50-53. 被引量:1
-
7杨焕鹏.论三青团对浙江地方基层政治的影响[J].抗日战争研究,2010(3):28-40. 被引量:2
-
8曾凡贞.20世纪20~40年代广西县政改革的动因分析[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2,33(6):25-34.
-
9翁有为,任润鑫.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近代地方政治制度史研究[J].东岳论丛,2015,36(1):42-52.
-
10渠桂萍.“一人政府”的终结及其困顿——以20世纪20年代阎锡山的县政革新为例[J].史林,2017(4):148-15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20
-
1项浩男.县行政与县财政的二重变奏——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裁局改科再研究[J].近代中国,2023(2):218-244.
-
2尚季芳.县长难为:民国时期县级官员的艰难处境——以甘肃省为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6(2):52-58. 被引量:3
-
3游海华,宋德剑.熊式辉主赣时期江西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J].历史教学(下半月),2010(10):34-41. 被引量:4
-
4翁有为.国民政府县政问题探析[J].史学月刊,2011(1):91-95. 被引量:7
-
5张弛.论红军主力转移后地方社会结构的变动——以湘赣边界为中心[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32(4):12-17.
-
6黄梅.侗款传统权威的重构与转型[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2,4(3):57-62. 被引量:2
-
7徐晓美.21世纪晨曦中的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研究综述[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5(1):176-179.
-
8江轶.三民主义青年团研究述评[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5):98-103. 被引量:1
-
9罗敏.抗战时期的国民党政权——1937-1945年民国政治史研究述评[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5,52(2):92-110.
-
10游海华.苏维埃革命的兴起与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治制度应对[J].史林,2018,0(4):164-180. 被引量:2
-
1杨军.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县政建设的动因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2006,25(6):72-74.
-
2黄荣华.三线建设原因再探[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2):89-93. 被引量:12
-
3李先伦.韩复榘支持梁漱溟乡村建设原因探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128-131.
-
4欧阳恩良.抗战时期的贵州县政建设[J].贵州社会科学,2010(4):119-124. 被引量:4
-
5孙诗锦.定县实验与农村复兴运动[J].史学月刊,2006(7):47-51. 被引量:5
-
6刘伟,朱行彦,董炜.深情的追寻莫大的告慰——工苏省淮安市开展“寻找刘老庄连无名烈士”行动纪实[J].国防教育,2012(2):24-26.
-
7李伟中,张壮强,肖起清.20世纪30年代县政建设运动的缘起[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5,26(6):1-5.
-
8刘军.周西成主黔时期的县政建设——以贵阳县为重点[J].大观周刊,2010(46):67-68.
-
9《南京大屠杀辞典》入选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J].日本侵华史研究,2012(3):101-101.
-
10谢静.熊向晖:周恩来的一着“闲棋冷子”[J].钟山风雨,2009(6):48-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