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台湾人类学田野调查理念与方法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调查对象与目的方面 ,台湾人类学田野调查充分体现了其真切关注现实大众生存状况的理念。审视台湾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发展概况 ,亦可见其独特之处 ,即重视言必有据 ,心理历史溯源性较强 。
作者
朱国佳
机构地区
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2001年第1期32-37,共6页
GUANGXI ETHNIC STUDIES
关键词
台湾人类学
理念
文化
文化史模式
分类号
C912.4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8
1
张海洋.
1949年以来的台湾民族学(上)[J]
.广西民族研究,1999(2):34-44.
被引量:4
2
张海洋.
1949年以来的台湾民族学(中)[J]
.广西民族研究,1999(3):15-20.
被引量:4
3
吴燕和.《跨越东西方的香港人类学》[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6,:8-8.
4
庄英章 连瑞枝.《从帐簿资料看日据北台湾乡绅家族的社会经济生活:以北埔姜家为例》[J].汉学研究,87:79-79.
5
潘绥铭.社会调查,何谓真实[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秋季卷):73-78.
6
顾定国.
一位美国人类学家眼里的“人类学中国化”[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4):10-16.
被引量:11
7
庄英章.《福建惠东妇女文化丛初探》[J].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82.
8
王清钢 潘守永.《人类学田野研究的几点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3-13.
二级参考文献
4
1
庄英章.
人类学与台湾区域发展史研究[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1(2):32-38.
被引量:7
2
金天明,龙平平.
论吴文藻的“民族学中国化”学术思想[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3(2):30-35.
被引量:13
3
秋浦.
民族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J]
.民族研究,1984(5):11-23.
被引量:11
4
冰心.
我的老伴──吴文藻[J]
.民族教育研究,1994,5(2):67-76.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18
1
熊迅.
从“雪球”到“史记”:《汉民族史记》中的表述结构与认同传播[J]
.贵州民族研究,2021,42(5):191-196.
2
支运波.
艺术人类学的中国意识[J]
.文化艺术研究,2009,2(4):59-63.
被引量:2
3
刘中一.
性学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研究进路[J]
.中国性科学,2004,13(8):4-7.
4
胡鸿保,王建民.
近年来社会文化人类学若干热点透视[J]
.民族研究,2001(1):93-100.
被引量:8
5
任放.
施坚雅模式与国际汉学界的中国研究[J]
.史学理论研究,2006(2):39-49.
被引量:16
6
范纯武,王见川,高致华.
战后台湾民间宗教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
.文史哲,2009(1):75-88.
被引量:2
7
李翔宇,游腾芳,郑鸿.
人类学方法在霍桑实验中的应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9(3):77-85.
被引量:13
8
林敏霞.
人类学的本土化发展[J]
.文化学刊,2013(3):4-15.
被引量:1
9
胡逢祥.
当代台湾民族学研究的兴起[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7(5):69-83.
被引量:1
10
杨燕.
浅谈民族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0(5):283-283.
同被引文献
4
1
彭轲.
本土化:中国人类学追求新的关联与平等的策略[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4):4-9.
被引量:11
2
高崇,邹琼.
从本土走向全球的中国人类学——99人类学本土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4):49-52.
被引量:5
3
徐杰舜,庄孔韶.
人类学世纪坦言——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六[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2(3):13-19.
被引量:8
4
麻国庆.
费孝通先生的第三篇文章:全球化与地方社会[J]
.开放时代,2005(4):10-24.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1
1
陈兴贵.
全球化与地方化语境下的中国人类学本土化[J]
.贺州学院学报,2009,25(4):18-2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徐美玉.
西方的快餐式消费模式进入中国本土后的发展——谈全球化与地方化的关系[J]
.品牌,2015(7):17-17.
1
哈正利.
资本主义背景下的台湾人类学——1965年以来台湾人类学史述论[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4):10-14.
2
乔健,周旭芳,乔健.
中国人类学的发展:个人的一些见解[J]
.世界民族,1994(2):50-53.
被引量:1
3
关注现实 发展理论──“’93南京地区社科界知名学者学术恳谈会”观点简介[J]
.江苏社会科学,1994(1):138-144.
4
张海洋.
1949年以来的台湾民族学(中)[J]
.广西民族研究,1999(3):15-20.
被引量:4
5
马威.
台湾人类学的汉人社会研究[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4):15-19.
被引量:5
6
索文清.
鸟居龙藏眼中的高山族[J]
.中国民族,1996,0(9):52-53.
被引量:2
7
中国政研会,中宣部政研所课题组.
当前我国主要社会思潮的特征及发展变化的原因[J]
.中国德育,2007,2(12):89-89.
被引量:3
8
万斌,郁建兴.
关注现实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向——喜读《大转折时期的社会心态》[J]
.浙江社会科学,1997(4):124-125.
9
刘朝晖.
世纪之交的文学人类学[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1(2):39-42.
被引量:1
10
徐杰舜,李亦园,等.
人类学要关心人类的未来——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十五[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2):2-8.
被引量:11
广西民族研究
200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