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释放教育自身的能量──也论主体性教育及其内涵
共引文献137
-
1王乐.空间视域下场馆教育的重新审视:概念、结构和价值[J].南京社会科学,2022(12):155-164. 被引量:3
-
2谭安奎.规范性、主体性与德育价值观的辩正[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1,14(4):82-86. 被引量:1
-
3李昕.闲暇教育:时代的呼唤[J].文教资料,2007(6):147-148.
-
4曹亚芳.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价值的选择[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6):128-130. 被引量:2
-
5李永伟.主体性教育的时代特征[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3(2):5-7. 被引量:1
-
6张璐璐,章小兰.中小学教师德育观念调查研究——以海南4所学校为例[J].新教育(海南),2011(2):10-11.
-
7赵振利,刘大明.学生主体性教育研究述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2(3):31-33. 被引量:5
-
8郝德永,张宝泉,柳海民.论学生主体及其发展[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81-86. 被引量:5
-
9陈梦稀.论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43(3):58-60.
-
10余欣欣,李山.论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3(4):35-40. 被引量:3
-
1杨长春.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J].贵州社会科学,2005(4):80-82. 被引量:4
-
2李玮.从学生主体的角度探讨初中历史教学的方法[J].文理导航,2010(33):51-51. 被引量:5
-
3郭乐静,崔云宏.教在今天,想在明天——小学语文教育应体现对学生发展的终极关怀[J].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06,26(7):49-50. 被引量:4
-
4冒文娟.小学语文教育应重视对学生发展的终极关怀[J].俪人(教师),2016,0(11):28-28.
-
5邓鹏.定位主体意识 发挥英语教学主体效应[J].成才之路,2009,0(2):44-45. 被引量:2
-
6杨峻岭.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状况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4(12):54-59. 被引量:2
-
7胡弦,龙赢.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缺失原因和对策[J].黑河学刊,2014(12):97-98. 被引量:5
-
8李军,杨晓丽,高歌.大学生党员主体性教育探析[J].学园,2013(12):31-32.
-
9张嵩.从学生主体的角度探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思路和框架[J].课程教育研究,2015,0(22):32-32. 被引量:1
-
10吴爱芬,高慧娟.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内刊),2003(1):3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