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者》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自我认同
被引量:9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8-35,共18页
Luxun Research Monthly
参考文献18
-
1黄平.《知识分子:在飘泊中寻求归宿》[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
-
2长期以来习用的"古代"(泛指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近代"(指第一次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或五四运动期间)和"现代"(指辛亥革命或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这三个中国社会历史分期概念近十几年间持续遭到不少论者的质疑,这些论者一般认为,这三个概念,特别是"近代"和"现代",完全是从一种刻板的社会政治形态的递变理论中派生出来的观念虚像,因而是不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基于此,他们进一步主张应当以较为客观和中立的概念,如"世纪"、"年代"等,来标度或界划中国社会形态的历史变迁过程.在我看来,如果我们能够充分注意到近两百年间中国社会形态的历次重大变化事实上都是由国家政治层面上的深刻变化牵动和制约的,那么我们也就应当承认,尽管"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这一概念系列实质上主要是依据着国家政治结构的状态变化而生发出来的,但它们不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地体现中国社会形态两百年来的变迁节奏,而且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显明对包括文学在内的各种非政治的社会文化形态两百年来的历史变迁具有正反两面作用的各种重大背景因素.
-
3至少从戊戌维新(1898)开始,中国的知识分子精英就将亲身介入国家政治活动确立为在会转型时代实现自身价值的首要途径,戊戌维新的失败非但没有促使中国知识分子精英改变或反思这种选择,反而从反面激发着他们调动起更强烈更旺盛的政治斗争热情,来面对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在戊戌维新失败之后的20余年间,这种空前强烈、空前旺盛的政治斗争热情在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中自上而下地急速蔓延开来,最终成为推动整个中国知识分子阶层全面异化全面解体的重要内因.
-
4关于这一说法,可参阅胡风:《鲁迅先生》,《鲁迅回忆录》(散篇),王世家选编,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1342-1343页;周作人:《鲁迅小说里的人物》,《书里人生:兄弟忆鲁迅(二)》,黄乔生选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83-85页.
-
5关于鲁迅对这一思想的表述,可参阅鲁迅:《北京通信》,《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1-53页.
-
6[11]引自《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96页.
-
7这种心迹正如鲁迅后来在《野草·题辞》(1927)中所描述的那样:"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鲁迅全集》,第二卷,同前,第159页).
-
8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第一、二节[J].走向未来,1986,.
-
9以往不少论者从过分拘泥于"祖/孙"关系与"传统/现代"关系二者间相关性的意义上,把"魏连殳"的这句话解读为"魏连殳"对传统思想和传统道德的强大惯性和严重的腐蚀性无可奈何的感喟,按照这种理解,"魏连殳"祖母似乎成了一个延续和传输陈腐的传统价值观念的可鄙而有害的角色.无疑这是明显有悖于作品中讲述"魏连殳"祖母生平的那部分内容本来的意绪指向的.我以为,对"魏连殳"这句话应作更具体的分析,他的感喟并不如我们后来的一些论者所喜闻乐见的那样浮泛空洞,他所痛感的是使他无法依循着自己的理想生活下去的具体的生存环境,--支配这个生存环境的实际逻辑是:谁要真心实意地追求和履行"仁""爱"之道,谁就将面临自己的个人利益被别人损害、剥夺殆尽的人生结局--,正是在这种感受当中,"魏连殳"深切体味到了祖母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之间的悲剧性关联.换言之,"魏连殳"是因为把自己摆到了被社会意识和社会习惯愚弄和伤害的无辜牺牲者的立场上,才产生了自己和祖母在命运形态上具有继承性关系的自觉意识的.
-
10.《孤独者》[Z].,..
共引文献45
-
1高道一.陈序经与“全盘西化论”[J].鲁迅研究月刊,2004(7):91-92.
-
2戚真赫.终结与开启:王国维之死及其意义探究(下)[J].鲁迅研究月刊,2004(9):55-60. 被引量:1
-
3鲍国华.论《故事新编》的消解性叙述[J].鲁迅研究月刊,2000(12):50-56. 被引量:13
-
4贾振勇.娜拉出走:现代性的女性神话——鲁迅小说《伤逝》再诠释[J].鲁迅研究月刊,2001(3):23-27. 被引量:29
-
5梁展.个人意志的发展与虚无主义的起源──鲁迅对个人意志的诠释与叔本华的差异及其后果[J].鲁迅研究月刊,2001(11):11-20. 被引量:3
-
6梁展.自我、意志与生命——鲁迅的形而上学及其矛盾[J].鲁迅研究月刊,2001(12):15-30. 被引量:3
-
7李跃红.中国现代“悲剧情结”及其当代表现形式李跃红[J].当代文坛,2005(4):3-6. 被引量:1
-
8李跃红.“大团圆”:中国悲剧研究中误用的概念[J].江淮论坛,2006(1):142-147. 被引量:5
-
9朱庆华.拟清官文学:赵树理创作的民族化特征[J].文艺研究,2006(11):43-51. 被引量:2
-
10袁济喜.两汉文学批评与心理体验[J].文学评论,2007(2):32-3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57
-
1王宗凡,徐续红.“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从《孤独者》看“兄弟失和”对鲁迅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3):75-80. 被引量:4
-
2林非.从《孤独者》看鲁迅小说的思想和艺术[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3(3):7-13. 被引量:1
-
3李允经.向旧我告别──《孤独者》新说[J].鲁迅研究月刊,1996(6):30-36. 被引量:8
-
4钱理群.试论鲁迅小说中的“复仇”主题──从《孤独者》到《铸剑》[J].鲁迅研究月刊,1995(10):31-35. 被引量:33
-
5李春林.鲁迅《孤独者》主人公命名本意[J].社会科学辑刊,1983(6):144-144. 被引量:5
-
6薛毅,钱理群.《孤独者》细读[J].鲁迅研究月刊,1994(7):23-29. 被引量:24
-
7王本朝.何处是孤独者的巢穴?——重读《孤独者》[J].鲁迅研究月刊,1990(2):48-53. 被引量:1
-
8汪晖.论鲁迅小说《孤独者》[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Z1):218-224. 被引量:3
-
9王春荣,杨慧.新时期文学“文化边缘人”谱系图[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4(1):25-32. 被引量:1
-
10陈亚平.从苏曼殊到郁达夫的现代感伤[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6):167-178. 被引量:5
引证文献9
-
1陈世华.大江健三郎《晚年样式集》中的鲁迅《孤独者》映像[J].山东社会科学,2014(12):103-108. 被引量:2
-
2黄晨.《孤独者》中的病理意识分析[J].文学教育,2015(9):48-50.
-
3熊欣璇,李苗.孤独的觉醒者——奥雷里亚诺与魏连殳的跨文化形象研究[J].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5(9):152-154.
-
4卢建红.论鲁迅的乡愁认同之路[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2(2):153-158. 被引量:1
-
5梁建先.魏连殳为什么“孤独”?——关于《孤独者》的几个问题[J].鲁迅研究月刊,2019(4):18-25. 被引量:4
-
6程振红.作为“失败者”的知识分子——以魏连殳和倪吾诚为例[J].创作评谭,2019,0(5):30-32.
-
7缑悦.身份·绝望·复仇——《孤独者》的孤独[J].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1(6):110-112.
-
8管冠生.“我们大概究竟不是一路的”——鲁迅《孤独者》细读[J].东岳论丛,2023(9):54-60. 被引量:1
-
9隋清娥.《孤独者》中魏连殳悲剧的心理学阐释[J].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5(7):35-39.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12
-
1宋欣桐.赫尔曼·黑塞《荒原狼》与鲁迅《孤独者》中“狼”的文学隐喻[J].汉字文化,2024(4):177-179.
-
2吴川.孤独的不同诠释——鲁迅小说《孤独者》与蹇先艾小说《孤独者》的比较[J].科教文汇,2009(13):218-218. 被引量:1
-
3黄晨.《孤独者》中的病理意识分析[J].文学教育,2015(9):48-50.
-
4熊欣璇,李苗.孤独的觉醒者——奥雷里亚诺与魏连殳的跨文化形象研究[J].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5(9):152-154.
-
5陈世华,杨洪俊.《晚年样式集》:“战后精神”危机及希望[J].山东外语教学,2015,36(6):99-105.
-
6陈世华.《晚年样式集》:权威的消解与重建[J].外国文学研究,2015,37(6):151-158. 被引量:1
-
7李檄,黄薇.鲁迅的孤独气质对其作品的影响——从《孤独者》说起[J].戏剧之家,2017(13):263-263.
-
8贾丽萍,李龙新,夏雪,曲乔乔.2019年的中国鲁迅研究[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20,0(1):72-82. 被引量:1
-
9缑悦.身份·绝望·复仇——《孤独者》的孤独[J].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1(6):110-112.
-
10高家鹏.鲁迅小说中的“人,回不去”思想[J].鲁迅研究月刊,2022(4):70-77.
-
1木木.生活的智慧[J].成才与就业,2003(6):18-18.
-
2聂小雪.从创作动机追寻鲁迅的创作风格[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1):53-56.
-
3赵启强.俄罗斯的民主与领袖[J].天涯,2000(5):35-39.
-
4李乃龙.论仙与游仙诗[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5(2):3-8. 被引量:5
-
5傅正义.论陶渊明对中国诗境的七大开拓[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6(4):108-112.
-
6章惠垠,袁建丽.妇女解放的悲歌——子君、蘩漪比较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1999,1(4):18-21.
-
7朱亚宁.书与读(之六)[J].四川文学,2003(5):26-31.
-
8禹权恒.选择的诱惑——从魏连殳的“叛变”说起[J].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10(6):97-98.
-
9张茜茜.从《呐喊》《彷徨》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看其结构艺术[J].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9(5):63-64. 被引量:2
-
10李永祥.李开先的文学成就——《李开先年谱》序[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5(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