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巴尔干伊利里亚人述论
被引量:1
On the Illyrians in the Ancient Balkans
出处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2-81,共10页
World History
参考文献45
1 N.G.L.哈蒙德,H.H.斯卡拉德主编.《牛津古典辞典( N. G. L. Hammond & H. H. Scullard, The Oxford Classical Diaionary)牛津1979年版,第541页.
2 爱德华·泰勒 连树声译 谢继胜校.《原始文化》[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3 卡尔顿·史蒂文斯·库恩.《欧洲的种族(Carleton Stevens Coon, The Races of Europe)纽约1954年版,第182页.
4 《不列颠百科全书第8卷,1999年版,第326页.
5 赫伯特·格隆德曼等.《德意志史第1卷上册,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62页.
6 埃里希·策尔纳.《奥地利史,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0页.
7 《新卡克斯顿百科全书(The New Caxton Encyclopedia),第10卷,伦教1979年版,第312页.
8 《国际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International)第9卷,列克西思出版公司,1980年版,第154页.
9 《布鲁克豪斯百科全书(Brockhaus Enxyklopadie)第9卷,威斯巴登1970年版.第11页.
10 赫伯特·格隆德姆等.《德意志史中译本,第1卷,上册.第81页.
共引文献23
1 张小敏.中国海洋史研究的发展及趋势[J] .史学月刊,2021(6):119-132. 被引量:5
2 仲高.西域神话意象的文化意义[J] .民族文学研究,2004,22(4):71-75. 被引量:2
3 沈坚.古色雷斯人透视[J] .历史研究,2002(2):104-118. 被引量:3
4 程心.论劳伦斯反进化论的自然观[J] .外国文学评论,2005(1):57-64. 被引量:10
5 刘晓春.在异域与本土之间——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化批评[J] .广西民族研究,2005(1):40-47. 被引量:2
6 王昆建.云南儿童文学文化底蕴溯源[J] .民族文学研究,2005,23(2):14-17.
7 赵白生.生态主义的理性基础[J] .国外文学,2005(3):10-17. 被引量:11
8 马甜.浅析法律规则的有效性——以北欧海盗行为为中心[J] .法制与社会,2008(28):32-33.
9 石长顺.现代电视传媒的文化转换[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5,27(6):19-22. 被引量:7
10 范宏伟.缅甸中、印移民同化问题比较分析[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6(1):45-5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30
1 暨爱民.文化民族主义的现代取向[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5):48-53. 被引量:6
2 金鹏.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民族主义[J] .欧洲研究,1999,20(2):47-54. 被引量:4
3 余建华.南斯拉夫民族问题的历史文化根源[J] .社会科学,2004(10):24-31. 被引量:2
4 李春华.文化民族主义:原初形态与全球化语境下的解读[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5):89-92. 被引量:3
5 余建华.民族认同与南斯拉夫民族危机[J] .世界历史,2006(5):69-77. 被引量:4
6 张淑娟,黄凤志.“文化民族主义”思想根源探析——以德国文化民族主义为例[J] .世界民族,2006(6):1-10. 被引量:12
7 [奥]赫尔穆特-克拉默,维德兰-日希奇.《科索沃问题》,苑建华等译,北京:中央编译茧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8 Banko Bugarsk, "Language, Nationalism and War in Yugoslavia", lnteruaional Journal of Socgology of Language, vol. 151, 2001, pp. 69 - 87.
9 Robert Greenberg, Language and Identity in the Balka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 168 - 169.
10 Robert Greenberg, " Language, Nationalism and the Yugoslav Successor States", in Camille O' Reilly (ed.), Language, Ethnicity, and the State: Minority Languages in Eastern Europe post 1989, vol. 2, Basingstoke: Palgrave, 2001, pp. 17 -43.
1 彭红利.当代美国黑人家庭结构及形成原因[J] .学理论,2011(31):142-144. 被引量:2
2 李其伟.爱因斯坦遗弃的弱智女[J] .视野,2000(5).
3 严美蓉.南斯拉夫民族问题探析[J] .社会科学家,1992,7(4):50-55.
4 王天玺.论南斯拉夫民族法[J] .民族研究,1987(2):17-24.
5 奈,潘忠歧,谭晓梅.冷战后的冲突(下)[J]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7(2):11-15. 被引量:1
6 赵辉杰.略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俄德矛盾——“英德矛盾主要说”质疑[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15(3):22-29. 被引量:2
7 程人乾.古代斯拉夫人和早期斯拉夫国家的若干问题[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2(2):53-61. 被引量:1
8 郑晓普.德国一瞥[J] .今日辽宁,2003(4):34-35.
9 托多罗夫,董进泉.巴尔干矛盾的症结(历史和现实)[J]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3(12):44-45.
10 尼古拉.第马,夏伯言.达基亚-罗马尼亚人和亚罗马尼亚人[J] .世界民族,1986(3):7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