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与江南社会变迁散论
被引量:1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dom and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Jiang Nan Region
出处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19,共4页
Historical Review
同被引文献11
-
1周永惠.新时期汉语语汇的变化[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6(3):67-73. 被引量:6
-
2刘士林.江南都市文化的历史源流及现代阐释论纲[J].学术月刊,2005,37(8):113-117. 被引量:24
-
3周武.“西区”的开发与上海的摩登时代[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4):97-100. 被引量:7
-
4[3]拉法格.革命前后的法国语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
5[7]葛云煦,等.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
6[13]霍塞.出卖上海滩[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
7周武.百年上海研究二题[J].档案与史学,2000,(6).
-
8张英.论晚清上海居民思想观念的嬗变[J].周末文汇学术导刊,2006,(2).
-
9钱乃荣.上海语言的变迁[J].社会科学,2000,(2).
-
10熊月之.上海租界与文化融合[J].学术月刊,2002,34(5):56-62. 被引量:36
二级引证文献8
-
1洪煜.近代上海小报与苏州评弹[J].史学月刊,2010(8):109-114.
-
2洪煜.从小报看近代上海的新闻舆论公共批评[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9(4):91-97. 被引量:4
-
3吴昌.从新词语看近代女性生活变迁——以上海(1843~1937)为例[J].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3(7):109-111. 被引量:1
-
4吴昌.从新词语看近代娱乐文化生活[J].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4(9):126-127.
-
5张静,吴昌.从新词语看近代职业观念变革——以新词语(1843~1937)为中心[J].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4(12):112-113.
-
6刘晓颖.清末民初新词语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0(4):55-59. 被引量:3
-
7刘善涛,张瑜.晚清民国新词研究综述[J].汉字汉语研究,2022(1):99-111.
-
8刘兴忠.清末民初汉语考察与研究综述[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34(3):43-48.
-
1孙博.试析太平天国后期军力羸弱的原因[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4(2):104-105.
-
2邓前成,詹全友.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存在近八年的原因初探[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3(2):43-47.
-
3赵宸艺.近二十年近代绅商研究综述[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20(1):20-21. 被引量:1
-
4程力军.司马懿在三国统一中的作用[J].东南学术,1996(3):66-68. 被引量:1
-
5孙立祥.杨秀清的“代天父传言”及其历史作用[J].长白学刊,1994(6):78-82. 被引量:1
-
6庄福铭.太平天国史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9,0(Z1):69-77. 被引量:1
-
7大仙.库尔斯克坦克大决战[J].国家人文历史,2012(22):91-91.
-
8张怀春.拜上帝教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消极影响[J].俪人(教师),2014(19):238-238.
-
9郭孝义.太平天国的航运业[J].近代史研究,1994(2):95-110.
-
10群言.史料与史笔[J].文史月刊,2000,0(8):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