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7
Influence of Networking on Campus Culture
出处
《当代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23,共3页
Contemporary Youth Research
参考文献1
-
1马倩 裴旭.《青少年网上交往特点及所存在问题的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0,(3).
共引文献9
-
1朱冬亮.青少年独生子女的社会化——换一种思维方式[J].中国青年研究,2004(7):71-80. 被引量:3
-
2马锦秀.对青少年接受网络负面影响的防治[J].教育评论,2004(6):69-70.
-
3赵德华,王晓霞.网络人际交往动机探析[J].社会科学,2005(11):118-123. 被引量:7
-
4胡芳.论互联网影响下的人际关系[J].社会心理科学,2010(7):3-5. 被引量:6
-
5武海英,孟悌清.高校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紧迫性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3):61-62.
-
6曲嘉.网络游戏的互动特性对青少年交往方式的影响[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11):55-57. 被引量:1
-
7王晓霞.“虚拟社会”的人际交往及其调适[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88-94. 被引量:36
-
8孟建伟,郝本廉.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写作活动与人格培养[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22(1):34-40. 被引量:1
-
9邓志中.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4(1):81-8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18
-
1李建耀.浅析网络道德缺失的原因[J].青年探索,2002(3):36-38. 被引量:1
-
2吴雅文,黎向良.高校学生网络偏差行为探析[J].青年探索,2002(3):39-42. 被引量:7
-
3张冠梓.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查 互联网:当代中国青年的“双刃剑”[J].中国青年研究,2001(6):47-51. 被引量:25
-
4陶韶菁.建立校园网络文化的思考[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15(4):58-60. 被引量:3
-
5江楠楠,郭培芳.国外对因特网成瘾障碍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1):178-179. 被引量:57
-
6桑标,贡晔.网络依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一项以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1(5):31-35. 被引量:77
-
7马莹华,刘世丽.网络人际交往的特征及其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J].当代青年研究,2001(5):36-38. 被引量:11
-
8袁纪玮.校园网络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4(1):75-79. 被引量:18
-
9高鸣,贾敬远.网络文化视域中的校园文化建设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6):70-71. 被引量:21
-
10米建军,刘世斌,李海平.充分利用网络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4):207-208. 被引量:7
引证文献7
-
1张素勤.网络环境对高校学生的影响[J].青少年研究,2005,5(1):45-46. 被引量:2
-
2王金海.应对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5):45-46.
-
3孙国仁.网络成瘾者的行为归因模式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06,35(6):67-68. 被引量:1
-
4李兵龙.试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7(1):4-7. 被引量:14
-
5刘佳卓.大学生网络行为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1):190-190. 被引量:2
-
6谭海.中小学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初探[J].中小学电教(下),2013(7):22-23.
-
7郭金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如何“趋利避害”[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13(6):55-56.
二级引证文献19
-
1宋来,钱嫦萍.依托校园网络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1):52-55.
-
2沈静.充分发挥网络的育人功能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J].中国林业教育,2008,26(S1):140-143.
-
3郑坤,罗珺,于荣萍.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9):232-233. 被引量:1
-
4徐渊.高校建设学生网络宣传队伍的思考[J].科学教育,2007,13(6):52-53.
-
5危珊珊.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自我价值感分析[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2):283-285. 被引量:4
-
6徐浩.关于网络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8,5(35):139-139. 被引量:1
-
7季建华.高校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辨析[J].新西部(理论版),2009(11):108-108. 被引量:2
-
8梁艳萍,刘芳.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体系建立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1):75-75. 被引量:5
-
9李巍,舒勤,王仙园,陈蓓婧.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野战护理学“自主—互动”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7):110-110. 被引量:4
-
10谢国琴.探析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对策[J].价值工程,2011,30(32):209-209. 被引量:6
-
1苏兰.关于高中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中旬),2012(5):89-89.
-
2李丽珍.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课外语文(下),2014(7):80-80.
-
3陈禄胜.解三角形备考方略[J].语数外学习(高考数学),2009(9):21-23.
-
4叶杏笙,李贞祥.必须加强语文课的思想道德教育——学习新颁《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一点体会[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1988,0(1):81-87.
-
5滕树科.语文之工具性质疑[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19(6):89-92. 被引量:2
-
6靳章军.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神州,2012(19):81-81.
-
7胡坚如.谈语文课的工具性[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9(1):82-83.
-
8何涛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必须关注的几个要素[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0(18):110-110.
-
9于洪燕,田东艺.论逻辑学的应用性[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12(2):93-94. 被引量:1
-
10任富强.谈高考诗词鉴赏题[J].阅读与写作,1998,0(1):45-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