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7
-
1殷赣新.论市场与分工——基于一个全新的视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10):52-53. 被引量:3
-
2杨芳.从专业化到“碎片化”——社会分工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分析[J].理论月刊,2010(7):44-46. 被引量:8
-
3张康之.在后工业化进程中重新认识劳动[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7,39(3):5-13. 被引量:1
-
4张筱璐.资本积累、工业化与劳动报酬占比演变——政治经济学分析和中国经验考察[J].西部论坛,2019,29(6):8-15. 被引量:2
-
5王倩.数字化时代工作特征、个体特征与员工数字化创造力——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J].技术经济,2020,39(7):72-79. 被引量:15
-
6王毅,王玉飞,吴嘉佳.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内涵、价值与实现路径[J].当代教育论坛,2021(2):97-106. 被引量:43
-
7陈文龙.机器大生产对劳动者的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2017,0(23):42-43. 被引量:1
-
1中国人民银行沁水县支行课题组,陈龙.构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和谐发展新体系[J].中国金融,2007(14):75-76. 被引量:1
-
2微观天下[J].当代广西,2016,0(14):5-5.
-
3傅德汉,操基平.特惠金融精准扶贫之道[J].中国金融,2016(24):92-93. 被引量:1
-
4潘清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人才资源开发的对策与建议[J].决策咨询通讯,2003,14(5):59-60.
-
5李国福.对民和地区区外投资及区外借款情况的调查报告[J].青海金融,1996,0(S2):34-35.
-
6李国福,李文生,刘文成.西北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金融风险表象透析[J].青海金融,1997,0(8):18-20.
-
7李开望.浅谈建立宏观调控新体系[J].湖南社会科学,1990(2):7-11.
-
8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1(1):21-22.
-
9张海龙.简讯[J].税收与社会,1996(1):20-20.
-
10宿建斌,白建竑.对民族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认识与建议[J].甘肃金融,1998(1):60-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