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1-141,共1页
同被引文献18
-
1房日晰.读《全宋诗》札记(三)[J].江海学刊,1997(1):76-76. 被引量:1
-
2胡可先.《全宋诗》补遗100首[J].中国韵文学刊,2005,19(2):77-84. 被引量:7
-
3寿涌.考《临川先生文集》误收欧阳修诗一首[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3):103-103. 被引量:2
-
4[3]方键.<全宋诗>硬伤数例[N].文汇报, 2002-06-15.
-
5宋代石刻文献全编.北京图书馆,2003:434.
-
6郑虎臣.吴都文粹[M].孙菊园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
7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M].廖德明,点校.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
8杨潜.(绍熙)云间志[M]//宋元方志丛刊(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
-
9佚名.锦绣万花谷前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
10陈世隆.宋诗拾遗[M]//影印清抄本.续修四库全书(第162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二级引证文献5
-
1刘楷锋.论广西传统文献匮乏背景下石刻的文献价值[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1(6):6-11. 被引量:2
-
2杨文定,钟梅芬.《全宋诗》广西部分补遗八首校考若则[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34(6):51-54.
-
3杨玉锋.2005年以来《全宋诗》辑佚成果文献综述[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97-107. 被引量:3
-
4陈小辉.金石文献与《全宋诗》补正——以四川、江西、安徽等地金石文献为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70-79.
-
5陈小辉.《全宋诗》之王安石、王令、黄庭坚诗重出考辨[J].厦大中文学报,2019,0(1):203-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