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试论“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诗歌——以“白洋淀诗歌”为例》(硕士学位论文)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文革”中从事地下诗歌写作的代表性诗人有两类 :一是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被强行埋入“地下”的老诗人 ,著名的如“七月派”诗人和“中国新诗”派诗人。他们的地下写作是五四启蒙精神和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诗歌的传统在时代挤压中的曲折显现。另一类是“知识青年”的地下诗歌写作 ,其中最具写作自觉性、对后来影响最大的是“白洋淀诗群”。一群年轻人离开城市散落民间 ,严峻的现实催逼他们开始反思“革命”。马列经典、“红宝书”以及内部发行的一批“灰皮书”和“黄皮书”成为他们最直接的、共同的(文学 )思想资源。“文革”初期钦定的“革命者”终于成了“革命”的异己者。这样一种精神历程落实到写作中 ,使他们的诗歌在总体上呈现出一些共同特征 :对政治 (命题 )的关注 ,普遍彻底的怀疑精神 ,被逐之后的疏离感 ,对语言表达个体经验的追求 ,风格上思辨与感性的繁复混杂等等。当然 ,具体到个人则又表现出彼此不同的鲜明特征 ,如多多诗中高贵与邪恶的融合 ,根子诗中迅疾的叙事与凝重的思辨的结合 ,芒克诗中行吟传统与荒诞诗风的共存……“白洋淀诗群”在二十世纪中国诗歌史上占有一个非常独特而重要的位置。一百年来尽管言说方式不断变化 ,但中国知识分子面对的基本问题仍然未变 ,“焦虑”继续延伸着。“
作者 贾鉴
机构地区 上海大学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6-76,共1页 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65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