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孔子高足 学术大师──谈子夏的历史贡献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子夏是孔子的高足,他参与了儒家学说的创立,是传统中国经学和史学的奠基者。孔子去世后,他回到魏国,长期“居两河教授”,培养出了一批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学者和社会改革家。尽管史籍对子夏个人经历的记载十分简略,但他作为孔子弟子中最渊博的学者和卓越的教育家的形象在历代学人的心目中高高地矗立起来,他的思想和学问已融入中华传统文化而永远流传。
作者
徐鸿修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6-63,共8页
Confucius Studies
关键词
儒家学说
经学
史学
教育家
分类号
B222.3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2
1
刘蔚华.《孔子思想研究论集》,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48页.
2
李启谦.《孔门弟子研究》,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80页.
共引文献
5
1
何泽恒.
孔子与《易传》相关问题覆议(续)[J]
.周易研究,2001(2):35-49.
2
丁四新.
世硕与王充的人性论思想研究——兼论《孟子·告子上》公都子所述告子及两“或曰”的人性论问题[J]
.文史哲,2006(5):43-54.
被引量:11
3
宁镇疆.
《家语》的“层累”形成考论——阜阳双古堆一号木牍所见章题与今本《家语》之比较[J]
.齐鲁学刊,2007(3):9-17.
被引量:10
4
郭海燕.
孔子弟子梁鳣生年考——兼论中国古代的“无子出妻”制[J]
.孝感学院学报,2009,29(5):78-81.
5
裴传永.
“大同小康”之论非关孔子辨[J]
.孔子研究,2003(6):12-21.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28
1
梁涛.
孔子思想中的矛盾与孔门后学的分化[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9(2):10-15.
被引量:15
2
孔祥骅.
子夏与《春秋》的传授[J]
.管子学刊,1997(2):74-75.
被引量:2
3
谷牧.
孔子诞辰2545周年纪念大会致词[J]
.孔子研究,1995(1):3-4.
被引量:2
4
李岚清.
孔子诞辰2545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J]
.孔子研究,1995(1):4-5.
被引量:3
5
孔祥骅.
子夏氏“西河学派”再探[J]
.学术月刊,1987,19(7):75-77.
被引量:7
6
李学功.
洙泗之学与西河之学——孔子殁后的儒家道路[J]
.齐鲁学刊,1991(4):81-86.
被引量:5
7
刘蔚华.
荀况生平新考[J]
.孔子研究,1989(4):63-68.
被引量:6
8
刘玉建.
《子夏易传》真伪考证[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34-38.
被引量:5
9
杨朝明.
上海博物馆竹书《诗论》与孔子删诗问题[J]
.孔子研究,2001(2):109-111.
被引量:5
10
裴传永.
论子夏在中国经学史上的地位——从《史记·孔子世家》"六艺"的本义说起[J]
.中国哲学史,2005(1):40-47.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4
1
谢耀亭.
子夏在儒学发展史上的贡献[J]
.运城学院学报,2008,26(3):14-16.
被引量:1
2
马腾.
礼学传承与君权政治——子夏氏之儒对法思想史的影响[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6,19(2):165-174.
被引量:1
3
杨朝明.
子夏及其传经之学考论[J]
.孔子研究,2002(5):28-38.
被引量:12
4
佘斯勇.
成就孔子“万世师表”原因探寻[J]
.咸宁学院学报,2003,23(2):15-17.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杨朝明.
从孔子弟子到孟、荀异途——由上博竹书《中弓》思考孔门学术分别[J]
.齐鲁学刊,2005(3):11-16.
被引量:7
2
王红霞.
子夏生平考述[J]
.北方论丛,2006(4):83-87.
被引量:3
3
马士远.
孔门弟子传《书》综考[J]
.孔子研究,2009(1):103-111.
被引量:2
4
郝明朝.
论荀子与《周易》的关系兼及“六经并称”的时代问题[J]
.周易研究,2009(5):48-60.
被引量:4
5
王国雨.
论《易经》在早期儒家经典体系中的地位[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4):30-35.
6
康国章.
《诗经》文化生态系统论析[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5):110-115.
被引量:3
7
马腾.
儒家子思学派的性情论与法思想[J]
.文史哲,2019,0(1):117-127.
被引量:1
8
杨朝明,李文文.
相反相成,和谐人生——孔子、老子人生哲学的启迪[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1):23-30.
9
赵玉祥.
先秦儒学流变[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6(1):72-92.
10
吴健健.
上承孔丘,下启荀况——浅谈子夏对儒家学说的继承与发扬[J]
.文教资料,2016(33):4-6.
1
皮立城.
论康有为的人权思想[J]
.才智,2013(20):221-221.
2
林永光.
子产政治观评析[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3):17-20.
3
周学勤,杜建川.
穷县智办难事[J]
.农村工作通讯,2011(15):50-51.
4
吕立忠.
三位桂籍人士与康有为的交往[J]
.广西地方志,2009(5):57-60.
被引量:2
5
《卢梭:情感的存在》[J]
.国外社会科学,2010(6):156-156.
6
李醒民.
自由思想和研究的热情──卡尔·皮尔逊社会哲学一瞥[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22(1):21-28.
被引量:5
7
《两河生死劫》——为战地记者生涯做结[J]
.世界知识,2005(19):65-65.
8
陈婷.
美索不达米亚艺术的宗教内涵[J]
.艺术市场,2011(14):90-93.
9
张圣华.
挑战生命极限的精英们--记潍柴动力“三高”试验队[J]
.中国人才,2014(19):36-37.
10
田墨文.
在奉献中书写人生大爱[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旬),2011(10):54-55.
孔子研究
200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