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礼乐批评 被引量:11

On the Criticism against the Confucian "Li-yue"in Ji Kang's "On Sheng-Wu-Ai-Le"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嵇康《声无哀乐论》是在对传统儒家音乐观批评的基础上成立的。但在其第八问答中看到道家音乐观和儒家音乐观的交错影响。这是由于嵇康根据作为杂家的《淮南子》的音乐观而使其礼乐批评的基本论理更缜密地发展。本论文剖析第八问答而加以指摘和在《淮南子》从儒家观点的礼乐批评类似性,以阐明在嵇康《声无哀乐论》的礼乐批评的意义。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8-42,共5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5

  • 1修海林(注1)对《声论》到第7问答的理论展开作了极好的解释;可惜的是到第八问答以"音声≠乐"为前提,设定有两种音乐"‘平和之声'和‘平和之乐'的存在,援用魏晋玄学把"心"当作音乐本质("体"),把"声"当作音乐的作用("用").参见《古乐》第236-237页.《通论》125页.虽然在魏晋玄学"体"这个概念是成对"用"的,但嵇康在哪里讲"乐之用"?嵇康讲的是"乐之为体以心为主",不是"乐以心为体"或者"心为乐之体".
  • 2原正幸.‘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围绕其理论性的展开——''(日文)[J].(日本美学会)美学,1991:11-21.
  • 3引言后的数字是根据蔡仲德注译本(《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12月,383-427页),问答数[罗马字]、页数[汉字]、(原文的)行数[阿拉伯数字]来表示的.
  • 4除在第一问中的"乐"[le和yue](Ⅰ、三八四、5)以外,‘先王之至乐'(Ⅲ、三九八、5)、‘乐非增哀之具'(Ⅵ、四一五、10)、‘移风易俗、莫善于乐'(Ⅷ、四二○、1、16)、‘乐之为体、以心为主'(同、四二○、16)、‘制可导之乐'(同、四二○、20-21)、‘乐不极音'(同、四二○、21)、'先王用乐之意'(同、四二一、4、6).
  • 5‘故凯乐之情、见于金石、含弘光大、显于音声也'(Ⅷ、四二○、13)这样的记述好像是和嵇康的音乐不表现哀乐之情的观点相矛盾一样.但是,这里的"凯乐之情"不是作为"哀"的相反的"乐"而不如应该是"不管什么原因,而自己得到‘乐'"的.这就是第七问答所论述(‘夫至亲安豫、则怡然自若,所自得也'Ⅶ、四一八、2).这"凯乐之情"是天下太平而又没有心患意义上的快乐.这时的心境可以说是"平和"的状态(cf.‘和心足于内'Ⅷ、四二○、10).这种意义的快乐是"和"所实现(cf.‘和有乐'Ⅴ、四一○、19.吉译注本(注7)42页和44页把‘和有乐'当作‘乐有和',但这样解释不甚妥当).应该从喜怒哀乐感情层面上的"乐"分开.《琴赋》有证实这种快乐的记述(参见吉译注本60页9-10).
  • 6下面的论述根据:原正幸《淮南子》的音乐观--感情和表现--(日文),研究报告1991·1992,广岛大学总合科学部比较文化研究讲座,1993年2月,91-101页.
  • 7《淮南子》,刘文典撰.《淮南鸿烈集解》,新编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89年6月.
  • 8关于‘雅郑之体'的‘体',吉联抗译注本54页解释为‘区别'.但这里作为在《声论》一贯地标示"本质"的用法解释.
  • 9参见蔡仲德‘《越名教而任自然》--试论嵇康及其《声无哀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同著《中国音乐美学史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年10月),293页以及修海林《古乐的沉浮》(注1)240-241页.
  • 10蔡论文(注12)305-306页,以及《中国美学史》(李泽厚、刘纪纲主编《中国美学史·第二卷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7月),233页.

同被引文献68

引证文献11

二级引证文献2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