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郑鄯的《司空图诗品帖》研究
被引量:
2
A Study of Chong Son's Visualization of Sikong Tu's Shipin through Painting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韩国文化发展史中,画家郑鄯的《司空图诗品帖》是韩人理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重要资料。此帖是18世纪韩国绘画史上第一次以绘画的方式表现司空图的《诗品》,政治立场不同的三位人士(郑鄯=“老论”,赵荣■=“老论”,李匡师=“少论”)用同一个艺术主题(《诗品》)共同制作了《诗品帖》,并写有画评,虽篇幅较短,却让我们看到以画评诗实践的例子。
作者
俞俊英
李锺虎
河姃和
机构地区
韩国梨花女子大学
韩国安东大学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7-75,共9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关键词
司空图
《诗品》
《二十四诗品》
艺术主题
例子
同一
政治立场
画家
绘画史
表现
分类号
J221 [艺术—美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2
参考文献
21
1
《苏东坡全集》上册(杨家骆主编),第559页(后集卷九杂文),世界书局,1982,台北.
2
《高丽史》卷九五列传第八"郑文"条.
3
参照《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三首》(《苏东坡全集》下奏议集卷十三,第558-562页).
4
参照《高丽史》(卷十宣宗世家8年6月条).
5
《圆斋稿》卷中5页(影印标点《韩国文集丛刊》5,第200页,民族文化推进会,1990,汉城).
6
《全唐诗》(1982,宏业书局,台北),第7249页(卷六百三十二司空图一).
7
《菊堂遗稿》卷一,第15-16页(《韩国文集丛刊》11,第334页).
8
《四佳集》文集卷一,第6页(《韩国文集丛刊》11,第192页).
9
《湖阴杂稿》卷三第11页,《咏怀》3-4句(《韩国文集丛刊》25,第76页).《奉酬汝珍寄示十首韵》第4首3-4句(《韩国文集丛刊》25,第49页).
10
李炳汉:《增补汉诗批评的体例研究》,第210页,1985,通文馆,汉城.
共引文献
1
1
王建平.
改琦和海内外孤本《先贤谱图》考[J]
.回族研究,2010(1):162-16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
1
李建中,董玲.
中国古文论诗性特征剖析[J]
.学术月刊,1998,30(10):56-61.
被引量:4
2
李建中.
中国古代美学家的“生存问题”[J]
.文艺理论研究,1994(1):58-61.
被引量:1
3
吴承学.
生命之喻──论中国古代关于文学艺术人化的批评[J]
.文学评论,1994(1):53-62.
被引量:61
4
王树人.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象思维”——回归原创之思[J]
.文史哲,2004(6):108-114.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2
1
李建中.
原始思维与中国古代文论的诗性特征[J]
.文艺研究,2002(4):50-56.
被引量:20
2
张绍时.
象思维与中国古代文论精神[J]
.河南社会科学,2020,28(12):99-10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张译文.
寻找回家的路——从谭盾的《地图》看后现代音乐[J]
.大家,2012(6):274-275.
2
褚燕.
诗性文论之“变”——论《文心雕龙》《原诗》在传统文论体系中的特异性[J]
.理论月刊,2005(6):141-142.
被引量:3
3
李建中,褚燕.
论中国古代文论诗性与功利性的契合[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2):134-138.
被引量:1
4
王炜,禇燕.
汉语言的二维指向与中国古代文论的简与繁[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52-56.
5
杨征.
情景论与自然崇拜[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7):106-107.
6
张卫东.
论中国文论的“理论性”[J]
.文艺评论,2006(5):11-16.
被引量:3
7
冯黎明.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一场现代性焦虑[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4):48-53.
被引量:5
8
邵庆祥,裘文意.
当代诗教美育的意蕴、原则及其实践策略[J]
.当代文坛,2010(1):62-66.
被引量:10
9
李锋.
《沧浪诗话·考证》的批评精神[J]
.学习月刊,2011(22):44-46.
10
李锋.
李建中中国文论诗性特征研究蠡议[J]
.天中学刊,2012,27(1):16-19.
1
石薇.
论《恋爱中的女人》中消亡与新生的艺术主题——从人物形象的象征意义谈起[J]
.现代交际,2010(5):51-51.
被引量:1
2
武凤娟.
《挪威的森林》之青年形象探究[J]
.社会科学战线,2014(5):271-272.
3
张会艳.
“留白”让语文课堂更精彩[J]
.新课堂(语文版),2011(11):7-9.
4
徐庆华.
小楷司空图句[J]
.新美术,1991,12(3):95-95.
5
郑竹三.
笔苍墨润 情驰神纵——崔如琢先生画道解读[J]
.美术,2007(3):48-53.
6
周小娉.
论《天边外》的双重艺术主题[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2,4(1):35-37.
被引量:2
7
冯骥才.
巴黎的艺术家们[J]
.中国作家(文学版),2002,0(1):4-27.
8
张超,刘晓荣.
《二十四诗品》美学思想与当代室内设计[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63-65.
9
穆娟丽.
比物取象,目击道存——读《二十四诗品》之典雅篇[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7):79-79.
10
书道[J]
.青年与社会(中),2012,0(12):109-109.
文艺研究
200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