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伎乐 上云乐 舞回回──中日韩戏剧史上的一段因缘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具体介绍了七世纪初百济人味摩之将得之于中国南方的伎乐传播到日本列岛、古老艺能伎乐的大致面貌,在此基础上,着力探讨中国典籍与民俗遗存中的相关演艺──“上云乐”与“舞回回”,指出三者在佛教艺能品格、假面形象、外来神崇拜、瑞兽信仰、演舞形式等方面的同根异花现象,由此结论:中日韩三国自古就是文化互动的、有着深厚文化因缘的地域。
作者
翁敏华
机构地区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0-85,共6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关键词
回回
因缘
佛教
信仰
具体
现象
崇拜
百济
遗存
三国
分类号
J892 [艺术—戏剧戏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11
1
见日本《演剧百科》"伎乐"条:"直至明治初年,南都(奈良)一直举行这种伎乐",第120页.
2
见朝鲜社会科学院所编《朝鲜全史》第四卷,中国朝鲜研究会1987年内部刊物,第149页.
3
参见日本滨一卫《日本艺能的源流》第二章第三节,角川书店1968年3月版,第62页.
4
《唐戏弄》第三章"西凉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529页.
5
《中韩关系史》(古代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4月版,第106-107页.
6
参见后藤淑《日本艺能史入门》第51、54页.
7
董每戡《说剧》之八:《说"礼毕"--"文康乐"》,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08页.
8
见《中国曲学大辞典》"上云乐"等条目.
9
《日本艺能史入门》三,"贵族艺能的开花",日本社会思想社1988年版,第55页.
10
[11,12]参见吕光群《贵池傩文化艺术》第三篇"面具",安徽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94、98页,28、29页.
同被引文献
56
1
朴永光.
中韩舞蹈文化交流史概观[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3):103-109.
被引量:3
2
潘畅和,李海涛.
佛教在高句丽、百济和新罗的传播足迹考[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1):63-68.
被引量:4
3
杨志玖.
元代的吉普赛人——啰哩回回[J]
.历史研究,1991(3):40-47.
被引量:8
4
蔡美彪.
马可波罗所记阿合马事件中的Cenchu Vanchu[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5):91-95.
被引量:3
5
赵文俊,于秋伟.
山东沂南县近年来发现的汉画像石[J]
.考古,1998(4):47-54.
被引量:4
6
林大雄.
中国正史中的中朝音乐文化交流史料研究[J]
.中国音乐学,1999(1).
被引量:11
7
伍贻业.
从撒马尔罕到中国南京—— 一个穆斯林家族对中国儒家文化的适应[J]
.回族研究,1998(4):43-45.
被引量:3
8
龚维英.
“文康”是国名[J]
.戏剧艺术,1981(4):134-134.
被引量:1
9
汤开健.
《梦溪笔谈》中“回回”一词再释[J]
.民族研究,1984(1):69-74.
被引量:10
10
朱全升,汤池.
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发掘简报[J]
.文物,1984(4):1-9.
被引量:135
引证文献
5
1
张弛.
梁乐府《上云乐》的歌舞演艺及渊源流变[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3(6):85-96.
2
钟焓.
民族史研究中的“他者”视角--跨语际交流、历史记忆与华夷秩序语境下的回回形象[J]
.历史研究,2008(1):43-66.
被引量:13
3
蔡丹君.
道教影响下的《江南上云乐》及其乐舞源流--兼论与《老胡文康辞》的主题关系[J]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2(3):21-33.
被引量:5
4
杨璐,全莹.
试论佛教传入与百济传统舞乐之间的冲击和同化[J]
.大连大学学报,2017,38(5):109-115.
被引量:1
5
蔡欣欣.
福建“作场戏”戏出结构与演剧型态探析[J]
.文化遗产,2020(4):1-1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张弛.
梁乐府《上云乐》的歌舞演艺及渊源流变[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3(6):85-96.
2
尚衍斌.
润物细无声--读姚大力《北方民族史十论》[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18(3):138-142.
被引量:1
3
钟焓.
“回回识宝”型故事试析——“他者”视角下回回形象的透视[J]
.西域研究,2009(2):93-102.
被引量:6
4
刘成群,乌丽亚.米吉提.
从牙剌瓦赤到阿合马——元初回回政治集团间的冲突与权力转化[J]
.西夏研究,2012(1):113-121.
被引量:3
5
张应华.
苗族芦笙音乐文化交流用语的主体表述——以《苗汉词典·黔东方言》为例[J]
.民族艺术,2015(1):149-155.
被引量:3
6
马合木提.阿布都外力.
国家认同:维吾尔族社会发展的基石[J]
.新疆社会科学,2015(3):83-87.
被引量:1
7
李钟天.
胡叟图像新解[J]
.艺术设计研究,2016(1):91-103.
被引量:1
8
邹怡.
游牧、农耕两大生态区整合背景中的清代多民族治理[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8(3):13-22.
被引量:3
9
孔德翊,张红英.
黑水城文书所见元代亦集乃路居民活动空间[J]
.宁夏社会科学,2016(5):190-194.
10
齐易.
珍贵的清代音乐史料--李声振的《百戏竹枝词》[J]
.中国音乐,2018(1):114-122.
被引量:2
1
沈晓琳,吴慧平.
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在日、朝的传播[J]
.书画世界,2004,0(6):31-33.
2
吴光荣.
观“祭窑神”表演[J]
.浙江工艺美术,2001,24(1):46-46.
3
中日韩三国千名僧众在扬州举行祈福法会[J]
.中国宗教,2009(10):74-75.
4
“百济之美”摄影展[J]
.艺术市场,2008(7):116-116.
5
董锡玖.
日本舞蹈漫话[J]
.舞蹈研究,2002(2):79-82.
6
肖德荣.
符号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文化表征[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1):107-110.
被引量:17
7
李惠锋.
传统文化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再生[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3(6):27-32.
被引量:12
8
程显静.
现代纤维艺术之我见[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25(3):90-92.
9
薛红艳.
韩国百济纹样砖略考[J]
.民族艺术,2002(1):168-176.
被引量:1
10
陈来,蒋红(摘).
中日韩三国儒学的个性[J]
.出版参考(新阅读),2007(7):5-6.
文艺研究
200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