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3-130,共8页
Literary Review
参考文献15
-
1《柴柏尊者全集》卷七《示门人》.
-
2袁宏道.《张幼于》.
-
3铃木大拙.《禅与生活》,台湾志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23页.
-
4《禅与中国园林》中季羡林《代序》,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3页.
-
5袁中道.《袁氏三生传》.
-
6袁中道.《吏部验封司郎中中郎先生行状》[M].,..
-
7陈继儒.《小窗幽记》.
-
8陈继儒.《董宗伯<容台集>序》.
-
9袁宏道.《识雪照澄卷末》.
-
10钱钟书.《谈艺录》二八《妙悟与参禅》.
同被引文献39
-
1罗筠筠.雅俗互补趣味多元:明代审美文化的特点[J].北京社会科学,1997(2):35-38. 被引量:7
-
2吴承学.论晚明清言[J].文学评论,1997(4):130-138. 被引量:6
-
3李时人.明代“文人结社”刍议[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4(1):76-85. 被引量:7
-
4张培锋.晁迥:清言小品创作的先驱[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4):83-85. 被引量:1
-
5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1959.
-
6[日]宫崎市定.宫崎市定全集[M].东京:岩波书局,1993.
-
7熊礼汇选注.袁中郎小品[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
8陈鼓应注释.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
9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三二“杂家类”存目[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
10[日]铃木大拙.禅与生活[M].台北:志文出版社1984.
二级引证文献7
-
1刘思娴,秦博闻.明代《销闲清课图卷》中的山居生活意象探究[J].国画家,2022(1):65-66.
-
2林莹.屠隆《娑罗馆清言》的多层镜像——兼谈晚明清言小品的另一维度[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3,0(Z2):130-142.
-
3周夕楠.浅谈《南华录》中的南方想象[J].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6(6):20-21.
-
4袁圆.从《红楼梦》大观园看中国古代园林的文学书写[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2):247-250. 被引量:2
-
5蒋继华.晚明文人的心态与艺术的消费风尚[J].文艺争鸣,2011(03X):76-78. 被引量:2
-
6罗浩.论大观园的园林营造手法与价值成就[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9):250-250. 被引量:1
-
7胡运宏.传统士人心态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20(3):35-42. 被引量:1
-
1王超龙.谢肇淛文艺思想论略——以《五杂俎》为例[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4(3):79-83. 被引量:1
-
2杨千里,王群立.浅析南朝刘宋军旅诗的感伤情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31(1):1-2.
-
3刘玉真.你究竟想要什么?[J].创新作文(初中版),2014,0(11):45-45.
-
4张国宇.待我长发及腰......[J].现代商业,2013(32):14-15.
-
5刘拉妮,马俊梅.林逋诗歌中的隐逸思想[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7,38(3):74-77.
-
6林嘉新,吴晓培.生态观对译本生成的影响初探——以《粤自居寒山》斯奈德译本为例[J].海外英语,2012(9X):177-178.
-
7蔡景康.《五杂俎》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6(2):97-102. 被引量:3
-
8袁平.浅论萧伯纳的悲喜剧特征[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63-66. 被引量:1
-
9张龙妹.紫式部的“日记歌”和她的求道心[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5(2):36-43. 被引量:2
-
10韩兴波.严辨释教——陆九渊判别佛教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36(9):76-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