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玄学的诗化与诗的玄学化——关于玄言诗的发展、特征和价值的再认识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魏晋玄言诗的产生,是哲学与诗歌相互激荡的结晶。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本,乃是由于玄学和玄学活动本身的某些特点所决定的。
作者
陈洪
机构地区
徐州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出处
《东方丛刊》
2001年第1期162-177,共16页
The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Studies of the Orient
关键词
玄言诗
玄学化
诗化
诗歌
魏晋
再认识
象形
哲学
现象
价值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I0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3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53
1
王澧华.
郭璞与玄言诗风的变革[J]
.中国韵文学刊,2001,15(2):65-69.
被引量:7
2
黄南珊.
以情体道情道同化——略论晋代玄言诗的美学取向[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6(4):49-51.
被引量:5
3
归青.
“淡乎寡味”吗?——玄言诗风行百年原因试析[J]
.中州学刊,1998(3):99-104.
被引量:3
4
陈允吉.
东晋玄言诗与佛偈[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0(1):109-116.
被引量:19
5
葛晓音.
山水方滋 庄老未退——从玄言诗的兴衰看玄风与山水诗的关系[J]
.学术月刊,1985,17(2):68-75.
被引量:24
6
钟元凯.
魏晋玄学和山水文学[J]
.学术月刊,1984,16(3):60-67.
被引量:8
7
钱钢.
东晋玄言诗审美三题[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1):32-38.
被引量:7
8
王锺陵.
总集与评点——兼论文学史运动的动力结构[J]
.中国社会科学,1993(4):147-160.
被引量:5
9
葛晓音.
东晋玄学自然观向山水审美观的转化——兼探支遁注《逍遥游》新义[J]
.中国社会科学,1992(1):151-161.
被引量:19
10
刘启云.
观此遗物虑 一悟得所遣——试论谢灵运的审美心态及其对玄言诗创作的开拓[J]
.江汉论坛,1991(1):71-7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7
1
陈洪,孟稚.
论汉魏六朝俳优小说[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1):28-34.
被引量:4
2
姜广振.
玄学与郭璞《游仙诗》[J]
.湘南学院学报,2004,25(6):44-46.
3
丁功谊.
玄言诗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求索,2005(9):150-153.
被引量:1
4
辛文,黄志浩.
魏晋玄言诗研究综述[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8(3):94-99.
被引量:2
5
陈洪,潘丹丹.
论文学的一般功用与特殊功用——以玄言诗的兴起和《登幽州台歌》的沉与浮为例[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5(6):68-69.
6
王天天,陈洪.
论陶诗之议论——以“饮酒”诗为例[J]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2023,33(4):37-43.
被引量:1
7
吕晨.
近年来玄言诗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0(5):21-2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
1
魏翔,陈洪.
汉画像石中新发现的佛教故事考[J]
.东南文化,2010(4):79-83.
被引量:3
2
林家骊,孟国中.
论玄言诗风在南齐诗坛的延续与新变[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0(5):179-191.
3
孟稚.
中古小说观——孕育“谐谑小说”类型之温床[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9(4):43-46.
4
孟稚.
汉魏六朝“谐谑小说”艺术溯源[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26(9):32-35.
5
刘泰然.
从本体到历史:玄言诗的重新定位——读杨合林《玄言诗研究》[J]
.中国韵文学刊,2013,27(3):112-117.
6
孟稚.
汉魏六朝谐谑小说正名——兼论“俳优小说”与“谐谑小说”之关系[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29(1):29-34.
7
布文茹,王昊,李晓敏,周抒,邓三鸿.
古诗词中的探赜索隐:决策层融合大模型修正的典故引用识别方法[J]
.科技情报研究,2024,6(4):37-52.
1
张富春.
论支遁诗文之玄学化佛菩萨及高僧[J]
.求索,2014(6):141-145.
2
张霆.
阮籍的审美心态与玄学化人生[J]
.文学教育,2008(9):56-57.
3
朱健宁.
皇甫谧思想的玄学化历程[J]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3(3):109-109.
4
方勇.
庄子逍遥义由玄学化向佛学化的转变[J]
.文史知识,2000(10):77-81.
5
吕周聚.
忍受孤独,反抗绝望——《过客》对现实人生的启迪意义[J]
.鲁迅研究月刊,2011(10):24-29.
被引量:7
6
袁盛勇.
九十年代以来鲁迅研究的玄学化倾向[J]
.甘肃社会科学,2002(6):12-15.
被引量:6
7
柳雪萍.
魏晋玄言诗的文本特征[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22(11):50-51.
8
杨乃乔.
儒道文学理论在言意冲突中走向互补的学术文化背景[J]
.社会科学辑刊,1996(3):124-131.
9
洪忠煌.
戏剧批评的美学品格——兼论“玄学化”之危害[J]
.戏剧文学,1991,0(10):13-18.
10
吴晓东.
何谓“文学的自觉”[J]
.上海文学,2006(2):78-80.
被引量:1
东方丛刊
200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