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自我心理调节——智者的选择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人的心理活动与生理功能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使生理功能达到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生理功能,从而使身心健康受到影响,诱发疾病。祖国医学认为,情绪与内脏有直接的关系:怒气过盛则伤肝,暴喜过度气血涣散,思虑太甚使脾胃虚弱。有人作过这样一个比较:在战场上,胜利者的伤口比失败者的伤口愈合得快,愈合得好。
作者
肖东
出处
《医药世界》
2001年第4期33-34,共2页
Medicine World
关键词
心理调节
心理活动
生理功能
精神状态
分类号
R395.6 [医药卫生—医学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0
1
包兴敏.
大学生的心理挫折及对策[J]
.辽宁教育研究,2000(S1):52-54.
被引量:5
2
汪传宝.
青年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归因与对策[J]
.青年研究,1997(8):40-43.
被引量:6
3
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
G.E.范伦特.怎样适应生活-保持心理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48-354.
5
邓建生.
挫折教育:高校德育的题中要义[J]
.江苏高教,1998(3):22-24.
被引量:6
6
李瑨孺,朱莲花.
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挫折教育[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3):61-62.
被引量:13
7
梁宝勇,郭倩玉,郭良才,杜桂芝,刘畅.
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Ⅱ-应付方式的评定、分类与估价[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7(4):200-203.
被引量:125
8
贾晓波.
心理适应的本质与机制[J]
.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1):19-23.
被引量:187
9
梁宝勇.
应对研究的成果、问题与解决办法[J]
.心理学报,2002,34(6):643-650.
被引量:191
10
肖加新,莫飞平,谌晓芹.
大学生挫折教育论略[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92-94.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2
1
张旭东.
大学生应付方式解析[J]
.教育研究,2008,29(1):60-63.
被引量:10
2
钟小燕.
生命关怀视野下高校挫折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
.学园,2017,0(32):174-175.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谭荣波,唐鹏.
大学生择业效能及其应对方式的研究[J]
.高教探索,2009(2):127-130.
被引量:14
2
张玉萍,强国龙,汤效禹.
180名大学生应付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
.中国校医,2011,25(10):721-723.
被引量:4
3
张旭东,张世晶,肖冬玲.
广东高职生挫折应对方式现状调查研究[J]
.高教探索,2012(6):125-129.
被引量:2
4
张旭东,黄亚寿.
中职生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5(12):30-32.
被引量:10
5
张旭东,刘卫川,曹卉.
高中生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相关研究[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29(1):79-82.
被引量:12
6
吴鲁平,简臻锐.
农村青年电信诈骗行为的产生、延续与断裂——基于东南沿海某村6名诈骗者的质的研究[J]
.青年研究,2014(1):22-30.
被引量:5
7
唐旭.
大学生异地支教适应性问题研究[J]
.亚太教育,2015,0(14):17-19.
8
王文娟.
大学生逆境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12):8-9.
9
宋迎秋,刘月秀,刘金山.
大学生心理危机意识及应对能力和防控策略探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25(12):1885-1889.
被引量:9
10
任子怡,韦萍萍.
大学生学业拖沓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研究[J]
.科教文汇,2022(19):23-27.
1
郭延芬,贾艳娟.
护士的自我心理调节[J]
.哈尔滨医药,2002,22(4):87-88.
2
智者智话[J]
.中国老年,2012(9):41-41.
3
何志军,王丽杰.
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J]
.解放军健康,2008(1):44-44.
4
李文,赵莉.
护士职业群体心理失衡的原因及自我心理调节[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04,11(1):21-22.
被引量:1
5
安妮.
告别怒气[J]
.健康必读,2004(6):45-45.
6
张怡筠.
数颜色平怒气[J]
.健康博览,2012(3):37-37.
7
王玉林.
让日记成为“私人心理医生”[J]
.保健医苑,2006(4):48-49.
8
玉林.
让日记成为“私人心理医生”[J]
.现代养生,2009(4):39-40.
9
张冬娜,赵军,薛立娟,张文岚.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及作用机制研究[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8,21(2):158-161.
被引量:3
10
自信的力量[J]
.中国卫生人才,2011(2):78-78.
医药世界
200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