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女娲与笙——一种华夏各族共有文化现象的考察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女娲造笙”这一民间神话传说在各民族、各地区流传现象的探究,对神话内容与结构、与之伴随的民俗现象、文化背景以及乐器自身的型制构造、发展演变等方面进行考察,力图探寻“女娲与笙”之间的关系,试图借助于多学科的方法在研究原始音乐、原始乐器发生、发展方面有所突破。
作者
周显宝
机构地区
夏门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出处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65-67,共3页
Journal of Yunnan Arts University
关键词
探寻
女娲
各民族
自身
神话
民间
文化现象
华夏
型制
民俗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3
1
王翼祥.
说“笙”——兼议双柏彝族“三笙”之名[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22(11):54-62.
被引量:4
2
林谷芳,林大雄,靳捷.
人类学与音乐学——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理论重建[J]
.中国音乐,1994(2):76-78.
被引量:18
3
袁炳昌.
《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志》即将出版[J]
.人民音乐,1986(3):58-58.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5
1
周显宝.
女娲与笙——一种华夏各族共有文化现象的考察[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1):65-67.
被引量:1
2
宋新.
中国古代“笛”“笙”考[J]
.史学月刊,2005(10):118-119.
被引量:1
3
梅雪林.
笙的历史与现状[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5,23(4):33-38.
被引量:10
4
王德埙.
夜郎竹王、竹图腾与芦笙文化本质特征研究[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20(2):10-15.
被引量:10
5
李建.
“女娲作笙簧”神话的文化解读[J]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0(1):106-109.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20
1
张惠熙.
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琵琶协奏曲美学探微[J]
.内蒙古艺术,2013(1):14-16.
被引量:2
2
卞小艺.
试论传统音乐在经济发展中的传承[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5):100-102.
被引量:4
3
唐朴林.
钩沉失落万年的匀律——兼论华乐的承传[J]
.音乐探索,2007(4):14-21.
被引量:2
4
唐朴林.
论中华乐队组合与排列并试探中华乐队发展之道[J]
.中国音乐,2007(4):40-48.
5
唐朴林.
弹拨乐器——中华乐器(队)的特质之一[J]
.中国音乐,2008(2):46-50.
被引量:2
6
唐朴林.
解读谭盾“中国音乐走向世界,只有靠民乐”之说[J]
.中国音乐,2008(3):28-31.
被引量:10
7
唐朴林.
为“中国音乐落后”辩[J]
.中国音乐,2009(4):30-40.
被引量:4
8
唐朴林.
《弦索》的思索[J]
.中国音乐,2010(1):8-11.
9
陈聪.
音乐人类学的“音乐”观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刍议[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3):106-109.
被引量:4
10
唐朴林.
“乐改”何从?[J]
.中国音乐,2010(2):1-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4
1
宋新.
中国古代“笛”“笙”考[J]
.史学月刊,2005(10):118-119.
被引量:1
2
梅雪林.
笙的历史与现状[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5,23(4):33-38.
被引量:10
3
王德埙.
夜郎竹王、竹图腾与芦笙文化本质特征研究[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20(2):10-15.
被引量:10
4
李建.
“女娲作笙簧”神话的文化解读[J]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0(1):106-109.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王翼祥.
说“笙”——兼议双柏彝族“三笙”之名[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22(11):54-6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周显宝.
女娲与笙——一种华夏各族共有文化现象的考察[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1):65-67.
被引量:1
2
王德埙.
鄨邑与开明大夜郎国通考[J]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3,31(5):87-96.
被引量:3
3
范太朝,钱东洋,沈泳男,张玉雪.
双柏彝族“三笙文化”内涵诠释[J]
.保山学院学报,2021,40(4):100-104.
被引量:1
4
唐姝倩.
浅论云南双柏县彝族的“小豹子笙”舞风成因[J]
.艺术科技,2015,28(9).
1
史玉.
透过民族学观点看原始音乐[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13):153-153.
2
周展.
爵士乐探源[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7):80-81.
被引量:5
3
张文丽.
韦勒克与比较文学[J]
.文教资料,2011(12):27-28.
被引量:2
4
姚文艳.
浅议陕北民歌中的民俗现象[J]
.科学之友(中),2008(11):96-97.
5
王明科,武红霞,赵斌.
论莫言小说的文化人类学意蕴——以吃人主题为例[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28(1):123-128.
6
王军华.
《诗经·国风》中民俗风情探析[J]
.贵州社会科学,2002(4):88-91.
被引量:2
7
任晓燕.
浅论青海原始乐舞艺术[J]
.青海社会科学,2001(2):91-94.
8
尹辉.
钢琴伴奏在室内乐演奏运用中的重要意义[J]
.中国电子商务,2011(10):214-214.
被引量:1
9
郭友南.
“非遗”视阈下的民间艺术生命力研究——以江南灶画为例[J]
.大家,2012(14):17-18.
被引量:4
10
李卫星,周艳云.
“雅”舞的源泉来自“民俗”[J]
.舞蹈,1999,0(2):28-29.
被引量:1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