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数学通讯(教师阅读)》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6-27,共2页
Bulletin of Mathematics
同被引文献8
-
1郑毓信.理性思维、理性精神与数学教育——《“一节以理性思维为主的研究课——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课例大家评》读后有感[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教师版),2005(3):10-11. 被引量:8
-
2郑毓信.数学的文化价值何在、何为——语文课反照下的数学教学[J].人民教育,2007(6):38-41. 被引量:56
-
3唐彩斌.让数学既好玩又有数学味——“认识五角星”教学案例及反思[J].人民教育,2009(23):34-38. 被引量:2
-
4马志明.我们与数学强国的差距——关于我国数学发展的点滴思考[J].数学通报,2010,49(11):1-6. 被引量:3
-
5刘洁民.数学文化:是什么和为什么[J].数学通报,2010,49(11):11-15. 被引量:24
-
6胡典顺.数学素养研究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2010,30(12):50-54. 被引量:48
-
7蒋建华.勇于担当责任 不断追求卓越——写在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诞辰100周年之际[J].中学数学月刊,2011(1):41-42. 被引量:1
-
8吴正宪,薛铮.让数学之树根深叶茂(一)——传授知识[J].基础教育参考,2010,1(11X):30-3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0
-
1陆正海.打造民主、理性、文化的本真数学课堂[J].数学通报,2011,50(11):18-21. 被引量:2
-
2李孝诚,綦春霞,王中雷.英国数学英才教育的实证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基于英国三所中学数学英才学生的问卷调查[J].教育学报,2012,8(1):54-61. 被引量:6
-
3李孝诚,綦春霞,王瑞霖.英国数学英才学生的非智力特征分析及启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2):53-58. 被引量:1
-
4蒋建华.数学文化的魅力[J].中学数学月刊,2014,0(5):50-52.
-
5蒋海燕.把数学美还给学生[J].中学教学参考,2014(26):4-6.
-
6蒋建华.依托课程基地 浸润数学文化 转变教学行为——创建江苏省省级数学课程基地的思考与实践[J].数学通报,2014,53(11):54-57. 被引量:2
-
7胡明珠.例说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思维[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5(1):65-65.
-
8李红霞,崔静静.数学证明教学的思考[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33(4):38-41. 被引量:2
-
9张丽玉,何忆捷,熊斌.美国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的成就、经验与启示[J].比较教育学报,2020(3):24-34. 被引量:2
-
10朱胜强.数学优秀生教育教学的实践探索[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2):52-55. 被引量:8
-
1高桂梅.例谈椭圆离心率取值范围的求解策略[J].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2007(4):40-41. 被引量:1
-
2吕增锋.数学概念教学贵在“自圆其说”——由椭圆离心率的定义引发的教学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半月高中),2011(3):17-18. 被引量:2
-
3毛金才.单元测试卷(解析几何)[J].新高考(英语进阶),2008,0(3):38-40.
-
4余小芬,刘成龙.关于椭圆离心率的几个优美命题[J].中学数学研究,2007(7):17-18. 被引量:1
-
5李致江.椭圆离心率及其应用[J].海南教育,2002(6):53-53.
-
6袁志强.一次有关椭圆离心率的探索之旅[J].中学数学(高中版),2017(4):62-64.
-
7蒋宏中.由一次听课引起的反思[J].中学教学参考,2012(13):79-79.
-
8刘飞.“久考不衰”的离心率[J].数理天地(高中版),2009(1):18-18.
-
9王静静.寻找椭圆离心率取值范围的多种技法[J].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12(2):6-7. 被引量:1
-
10如何求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J].中学生数理化(尝试创新版),2010(11):47-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