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兼析《中华读书报》的不实报道及其错误观点
被引量:16
On the Scientific And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Humane Studies
出处
《学术界》
2001年第6期98-109,共12页
Academics
参考文献2
-
1江泽民在北戴河会见部分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专家时的讲话.
-
2清华大学政策研究室、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编.<教育研究参考资料>,2001,.
同被引文献114
-
1杜伟锦.教学研究型高校科研业绩定量考核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0(z1):339-340. 被引量:17
-
2韦弦.哈利·波特与e时代[J].南风窗,2002(4):62-63. 被引量:1
-
3周祥森.“核心期刊”论对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严重危害[J].学术界,2001(4):150-158. 被引量:33
-
4刘逸君.美国学术评价制度与实践及其启示[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26(1):121-125. 被引量:7
-
5杨玉圣.值得关注的学术集刊现象[J].云梦学刊,2004,25(4):29-30. 被引量:20
-
6苏森祜.试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价值特点及其评价原则[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7(1):129-134. 被引量:8
-
7李蒙,张仁福,陈宇红,李德清,杨快英.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2,18(S2):260-271. 被引量:4
-
8高燕云,任世安.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方法探讨[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0(4):57-60. 被引量:7
-
9倪润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体系建立的困境与出路——当前研究状况的总结与思考[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4(2):42-49. 被引量:26
-
10杨家栋,秦兴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及其指标体系[J].齐鲁学刊,2001(2):122-128. 被引量:27
引证文献16
-
1戴艳军,李力.理工科大学建设人文社会科学的思考[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1):66-69. 被引量:8
-
2蔡春,高维路.科研量分配的数学模型探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4,18(2):77-80.
-
3蔡曙山.代表性学术成果作为艺术人文与社会科学评价指标的意义——兼论CSSCI的科学评价功能及其发展方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4,24(6):208-220. 被引量:26
-
4倪润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体系建立的困境与出路——当前研究状况的总结与思考[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4(2):42-49. 被引量:26
-
5王晓丽.浅议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的有效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5,25(6):112-114. 被引量:4
-
6张保生.学术评价的性质和作用[J].学术研究,2006(2):10-15. 被引量:55
-
7覃红霞,张瑞菁.SSCI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之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3):6-12. 被引量:34
-
8袁安府,陈大柔,范柏乃.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评价体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26(5):913-920. 被引量:3
-
9杨玉圣.高校学术评价“去SCI化”评议——论大学问题及其治理(之三)[J].社会科学论坛,2010(9):55-68. 被引量:13
-
10胡玉和.高校人文社科学术评价国内研究文献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9(5):44-4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243
-
1张胜华.高职教师学术评价的三维视角[J].职业教育,2024(14):15-18.
-
2谭长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同行专家评价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0(22):271-272.
-
3孙永怡.社科学术文摘学术评价功能的局限与抵制学术腐败的责任[J].中国出版,2007(8):38-40. 被引量:10
-
4马虎兆,李红.从系统论角度研究科技成果评价机制[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06(1):45-48. 被引量:3
-
5俞亚山,余京泽.学术浅化述评[J].时代文学,2008(15):164-166.
-
6支果.人文社会科学地位和作用的反思[J].社科纵横,2007,22(7):6-8. 被引量:1
-
7吴建华,邱均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之国际比较研究(下)[J].评价与管理,2008,6(2):9-15. 被引量:1
-
8郦金花 ,苏新宁 .近5年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之影响[J].情报学报,2004,23(5):515-523. 被引量:35
-
9邓毅.建立科学评价机制 改进成果评奖办法——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若干思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7-11. 被引量:15
-
10余悦.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面对的十大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4,24(12):206-215. 被引量:5
-
1石磊.应当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文化素养[J].高等教育研究,1987,8(4):48-50. 被引量:4
-
2李强.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 推进清华文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3):30-31. 被引量:3
-
3温才妃.文科就业背后的教育之困[J].云南教育(视界),2014(6):43-44.
-
4刘文瑞.略论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的几个问题[J].科技.人才.市场,2001(6):37-41. 被引量:2
-
5钱道中,杨福才.论重点理工大学的文科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6,44(4):19-22. 被引量:9
-
6陈雨.基于复杂性的理工类大学文科建设策略研究[J].学理论,2009(19):221-222.
-
7张弘.我国理工科大学文科建设的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7,26(4):24-25. 被引量:4
-
8林豩.学术论文的伪注问题[J].图书馆,2003(1):88-88.
-
9孙永久.怎能“垂询”他人[J].小作家选刊(时文素材),2004,0(4):31-31.
-
10李月明.《周易》进教材,谁教[J].成才之路,2008,0(7):92-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