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阅读与伦理

全文增补中
导出
摘要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西方步入了后资本主义,或称后工业化时期即后现代时期。西方的知识分子在经历了这一时期的动荡、追求和幻灭之后,普遍对社会采取批判的审美态度。此时文论界的“批评理论”(critical theory)自然应运而生,它区别于通常所说的注重于文本的具体特征和具体价值乃至涉及哲学上的思考,而更多地关注文本本身的性质、文本与作者的关系、文本与读者的关系以及读者的作用、文本与现实的关系、语言的作用和地位,等等。换句话说,“它关注的是批评的形成过程和运作方式,批评本身和价值.”这就决定了它的研究会涉及到多学科和多种文本,即更多地关注于社会文本的批评。
作者 张旭
出处 《外语与翻译》 2000年第4期73-77,共5页 Foreign Languages and Translation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