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2000年第4期109-114,共6页
Modern Philosophy
同被引文献41
-
1贺更行.论荣辱[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17(4):41-45. 被引量:35
-
2蔺子荣,王益民.中国传统文化与东方伦理型市场经济[J].中国社会科学,1995(1):116-127. 被引量:21
-
3郭元君.德育生活化:发挥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有效途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5):38-40. 被引量:7
-
4潘忠宇.论学校道德教育现代化[J].教育探索,2005(10):69-71. 被引量:2
-
5宋谷萍.大学生道德教育客体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11):84-86. 被引量:1
-
6陆玉林.让追求美德成为时尚[J].中国青年研究,2006(5):1-1. 被引量:5
-
7葛泉滋.从“有耻且格”说开去[J].理论学刊,2006(5):9-11. 被引量:2
-
8汪凤炎.荣耻心产生的心理机制及其教育意义[J].教育研究,2006,27(6):11-14. 被引量:9
-
9[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
10[9]陆九渊.陆九渊集:卷三十二[M].
引证文献9
-
1龚志宏.“八荣八耻”:一个古老话题的崭新诠释[J].学术论坛,2006,29(6):74-77. 被引量:2
-
2李伟.试论“八荣八耻”与青年思想道德建设[J].中国青年研究,2006(11):58-61.
-
3杜乾举.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和谐社会道德精神的定位[J].理论界,2006(12):48-50.
-
4马望星,黄甫生.荣辱观教育中的主体性生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30(1):2-4.
-
5杨志玲,高萍美.儒家荣辱观在市场经济中的传承与发展[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3):55-58.
-
6黄甫生,马望星.论军校荣辱观的情感性心灵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7(7):55-56. 被引量:2
-
7朱伟.论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中州学刊,2008(4):140-142.
-
8陈一红.高校档案工作滞后的主要成因与对策刍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18):145-147. 被引量:2
-
9王进伟,赵东立.浅议中学生责任教育[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1,31(3):101-10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8
-
1董小思,孟庆男.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责任意识教育[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4). 被引量:2
-
2张燕萍.关于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8(12):72-74. 被引量:4
-
3张燕萍.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9(7):82-86. 被引量:2
-
4杜鹏,何沙.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关系研究[J].人民论坛(中旬刊),2013(7):190-191.
-
5张淑芳.突破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J].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13(8):26-27. 被引量:1
-
6李高平.浅析新媒体时代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档案,2021(4):59-60. 被引量:2
-
7栗孟杰.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时代精神研究现状分析[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9(2):7-14.
-
8蔡东升.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要让学生学会责任担当[J].新课程(中学),2016,0(4):25-25.
-
1李伟.试论“八荣八耻”与青年思想道德建设[J].中国青年研究,2006(11):58-61.
-
2薛绍文.《管子》中的需要理论及其现代价值探析[J].科技信息,2007(30):249-249.
-
3马全江,魏东玲.“三不朽”——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之要义[J].滨州学院学报,1998,19(3):54-55. 被引量:1
-
4周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政治经济学批判[J].江汉论坛,2013(1):69-73. 被引量:1
-
5李居洋.管仲是机械决定论者吗──驳“仓廪实则知礼节”是机械决定论[J].管子学刊,2000(1):20-24.
-
6安立志.仓廪实就一定能知礼节?[J].精神文明导刊,2012(5):24-24.
-
7宋庆庆,王强.浅谈孔子的人学思想[J].青年文学家,2011,0(22):213-214.
-
8袁运隆.关注社会,肯定人生,追求崇高——高尔基美学思想浅析[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44-47.
-
9刘瑾辉.论中国传统伦理对当前道德建设的意义[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19(4):88-89.
-
10赵家治.孔子的人学思想[J].国学(吉林),2014(11):44-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