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康德的实在性概念
被引量:
4
全文增补中
导出
摘要
康德的实在性概念是现代许多重大哲学讨论的起点。从先验感性论始 ,经概念分析 ,到理性定位 ,康德对实在性概念的阐述就隐蔽地为这些讨论设置了分歧点。现代认识论和本体论都因包含在这一概念中的双重含义而取得了走向极端的可能性。
作者
伊凡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12期8-12,共5页
Nanjing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康德
实在性
认识论
本体论
分类号
B516.3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77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5
1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商务印书馆,1960年..
2
康德.《逻辑学讲义》[M].商务印书馆,1991..
3
波普.《客观知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41页,第99页.
4
石里克.《实证论和实在论》.克拉夫特著.《维也纳学派》.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56—158页.
5
卡尔纳普,鲁道夫,1999年.《世界的逻辑构造》,陈启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共引文献
77
1
许为勤.
推演与确证——布伦塔诺知识观解析[J]
.贵州社会科学,2004(4):41-43.
被引量:1
2
徐晟.
当思想史家进入思想史——重提福柯的“间断性”概念[J]
.浙江学刊,2004(4):221-224.
3
王元骧.
关于艺术形而上学性的思考[J]
.文学评论,2004(4):5-15.
被引量:17
4
殷杰,郭贵春.
从语义学到语用学的转变——论后分析哲学视野中的“语用学转向”[J]
.哲学研究,2002(7):54-60.
被引量:6
5
刘连泰.
宪法的彼岸世界与此岸世界[J]
.浙江社会科学,2004(6):58-66.
被引量:2
6
杨国荣.
形而上学与哲学的内在视域[J]
.学术月刊,2004,36(12):19-26.
被引量:5
7
张沛.
比较:作为认知基本方法的隐喻机制——兼论比较研究的“哲学基础”问题[J]
.中国比较文学,2002(1):43-55.
被引量:4
8
方朝晖.
知识、道德与传统儒学的现代方向[J]
.中国社会科学,2005(3):80-90.
被引量:13
9
陈迎年.
牟宗三先生“分别说与非分别说”再议[J]
.人文杂志,2005(4):19-23.
被引量:2
10
张晶.
论审美构形能力[J]
.社会科学战线,2005(4):94-101.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26
1
张富昌,张正军.
论主体的认识结构[J]
.哲学研究,1987(1):21-29.
被引量:6
2
邱惠丽.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社会实在——评塞尔关于社会实在的思想[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28(4):48-52.
被引量:2
3
[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97-98页,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
.《论语为政》[M].,..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9页.
6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7
《张载集》.第264,3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8.
8
John R. Searle.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Reality. Allen Lane: The Penguin Press, 1995, p. 14.
9
John R. Searle,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Reality, The Free Press, 1995, pp. 31 -58.
10
M. Heidegger, Being and Tim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6, p. 142o.
引证文献
4
1
李瑾.
试论康德之道德法则的证成——兼论康德实践哲学的先验特征[J]
.青海师专学报,2002,22(2):39-41.
2
龚超.
从社会实在到习与性成:浅析社会规范的习得[J]
.广东社会科学,2015(3):56-63.
3
易显飞,赵小龙.
论现代信息技术对认识结构的影响[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8,35(5):72-76.
被引量:6
4
谢裕伟.
康德与莱布尼茨主义形而上学的告别——沿“实在性”问题而行的三步[J]
.哲学分析,2023,14(4):62-77.
二级引证文献
6
1
易显飞,王广赞.
论延展认知技术及其风险[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20,37(1):57-61.
被引量:14
2
曹昕怡,王前.
人工智能对人类思维能力的双重影响[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6(3):67-74.
被引量:2
3
邴杰,向本琼,宋宏涛,李森.
新时代生物学实验实践类教学平台建设的困境及对策[J]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1,11(5):54-59.
被引量:2
4
赵小龙.
数字技术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新发展[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5(1):27-33.
5
龚蕾,黎昔柒.
论人工智能对人类认识结构的影响[J]
.科技经济导刊,2019(29):11-12.
6
刘壮,易显飞.
论传统人类增强技术与新兴人类增强技术的差异性[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38(3):8-11.
被引量:4
1
张君荣.
乌克兰的愤怒之源[J]
.中国新闻周刊,2013(47):36-37.
2
佛言祖語[J]
.法音,1991,0(3):1-1.
3
陈承生.
西方自由主义政治观的理性定位与历史流变[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1):115-118.
被引量:2
4
林丹.
熊十力体用说三题议[J]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2001(3):49-51.
5
本刊记者.
全国历史唯物主义讨论会侧记[J]
.哲学动态,1981(3):1-6.
6
成姗姗,张磊.
道家生态价值观及其现实启示探微[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4):61-65.
7
尚党卫.
传统形而上学及其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困境[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6):22-26.
被引量:2
8
石明.
佛言祖语[J]
.法音,1993,0(1):3-4.
9
高宏星.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当代审视[J]
.岭南学刊,2010(2):117-120.
10
R.埃奇利,冯克利.
分析哲学、维特根斯坦和马克思[J]
.世界哲学,1984(5):57-60.
被引量:1
南京社会科学
2000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