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20
-
1钱耀鹏.史前城址在文明起源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兼论文明要素与文明形成的标准问题[J].文博,1999(6):18-25. 被引量:3
-
2钱耀鹏.史前城址的自然环境因素分析[J].江汉考古,2001(1):41-46. 被引量:9
-
3邵凤芝.古代城市发展的演变历程及其与文明的关系[J].文物春秋,2002(4):16-22.
-
4李桂民.论五帝时代的社会进程[J].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49-51. 被引量:1
-
5李鑫.西山古城与中原地区早期城市的起源[J].考古,2008(1):72-80. 被引量:12
-
6孙丽娟,李书谦.《考工记》营国制度与中原地区古代都城布局规划的演变[J].中原文物,2008(6):55-60. 被引量:3
-
7陈冬仿.环壕的发展与城的起源[J].中原文物,2015(6):42-45. 被引量:2
-
8钱耀鹏.史前聚落的自然环境因素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2(4):417-420. 被引量:14
-
9郭荣臻.中国古代都城城墙建筑技术的考古学观察——以古都洛阳城为例[J].史志学刊,2016(6):54-61. 被引量:4
-
10许宏.“围子”的中国史——先秦城邑7000年大势扫描(之二)[J].南方文物,2017(2):26-3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122
-
1索秀芬.中全新世内蒙古东南部和中南部环境考古对比研究[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5(2):42-55. 被引量:7
-
2清水河县岔河口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3(2):1-15. 被引量:9
-
3张学海.城起源研究的重要突破——读八十土当遗址发掘简报的心得,兼谈半坡遗址是城址[J].考古与文物,1999(1):38-45. 被引量:10
-
4张玉石,赵新平,乔梁.郑州西山仰韶时代城址的发掘[J].文物,1999(7):4-15. 被引量:128
-
5钱耀鹏.关于西山城址的特点和历史地位[J].文物,1999(7):41-45. 被引量:13
-
6吴春明.史前城市的考古新发现与中国文明的起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9(3):48-54. 被引量:6
-
7钱耀鹏.关于半坡遗址的环壕与哨所——半坡聚落形态考察之一[J].考古,1998(2):45-52. 被引量:11
-
8杨虎,刘国祥.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聚落遗址1992年发掘简报[J].考古,1997(1):1-26. 被引量:144
-
9李繁玲,孙淮生,吴铭新.山东阳谷县景阳岗龙山文化城址调查与试掘[J].考古,1997(5):11-24. 被引量:24
-
10史家珍,桑永夫.河南伊川县伊阙城遗址仰韶文化遗存发掘简报[J].考古,1997(12):8-16.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8
-
1高超,王心源,钱玉春,吴卫红,何磊.柘皋河流域商周时期古遗址形态特征初步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23(2):46-51. 被引量:5
-
2李龙.中原史前聚落分布与特征演化[J].中原文物,2008(3):29-35. 被引量:16
-
3陈冬仿.环壕的发展与城的起源[J].中原文物,2015(6):42-45. 被引量:2
-
4许宏.大道中国 “围子”的中国史——先秦城邑7000年大势扫描(之一)[J].南方文物,2017(1):8-15. 被引量:1
-
5许宏.“围子”的中国史——先秦城邑7000年大势扫描(之二)[J].南方文物,2017(2):26-34. 被引量:1
-
6朱超.试谈城子崖龙山至岳石城址防御设施的演变[J].南方文物,2020(5):236-245. 被引量:4
-
7戴建增.仰韶文化在华夏文明进程中的考古学意义研究[J].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21,41(5):31-36. 被引量:1
-
8曹大志.论木围栏[J].南方文物,2023(3):80-9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31
-
1曹阳.新石器晚期典型遗址环壕聚落的发现和认识[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S1):7-11. 被引量:1
-
2毕硕本,计晗,陈昌春,杨鸿儒,沈香.地理探测器在史前聚落人地关系研究中的应用与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1):118-127. 被引量:38
-
3巩文.天水至郑州间仰韶文化晚期聚落群与中心聚落的初步考察[J].中原文物,2003(4):28-38. 被引量:5
-
4高超,金高洁.基于遥感图像处理对“古江淮运河”的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9,24(3):357-361. 被引量:4
-
5GAO Chao,WANG Xinyuan,JIANG Tong,JIN Gaojie.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rchaeological Sites in Lakeshore of Chaohu Lake in China Based on GIS[J].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09,19(4):333-340. 被引量:1
-
6郑晓旭.试论中原地区原始聚落、居住建筑的尚中思想及其缘起[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3(2):49-50. 被引量:2
-
7刘国旭.南阳盆地史前文化分布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9(6):71-74.
-
8张兴照.商代邑聚蓄水设施考察[J].殷都学刊,2010,31(2):16-20. 被引量:2
-
9杨剑.嵩山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11):14-16.
-
10杨林,裴安平,郭宁宁,梁博毅.洛阳地区史前聚落遗址空间形态研究[J].地理科学,2012,32(8):993-999. 被引量:16
-
1西安半坡遗址第二次发掘的主要收获[J].考古,1956(2):23-30. 被引量:12
-
2国宝春秋 百年震撼[J].文博,2001(3):77-80. 被引量:1
-
3王志俊.试论关中地区仰韶文化的二次合葬墓[J].文博,1990(4):24-32. 被引量:1
-
4哪些蔬菜祖籍中国[J].党的生活(青海),2009(1):59-59.
-
5孙霄.欹器与尖底瓶考略[J].文博,1990(4):41-48. 被引量:5
-
6大地湾遗址——西北地区考古发现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J].党的建设,2016,0(3):38-38.
-
7张青筠.玉鱼刍议[J].上海文博论丛,2010(2):42-43. 被引量:1
-
8钱耀鹏.关于环壕聚落的几个问题[J].文物,1997(8):57-65. 被引量:25
-
9白春源.大河村遗址[J].初中生世界(七年级),2008(Z2):81-81.
-
10冯先铭.我国陶瓷发展中的几个问题——从中国出土文物展览陶瓷展品谈起[J].文物,1973(7):20-27. 被引量: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