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富布莱特项目与中美教育交流
被引量:
5
全文增补中
导出
摘要
富布莱特是冷战时期美国最有影响的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之一,而他倡导的富布莱特项目则成了中美政府间教育系统项目实施的“第三次浪潮”。作者认为,深入考察中美富布莱特项目的实施情况,有利于两国文化和教育的交流。
作者
胡礼忠
机构地区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
出处
《国际观察》
2000年第5期43-48,共6页
International Review
关键词
富布莱特项目
中国
美国
教育交流
教育经费
分类号
G5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G571.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7
1
孙端.
实现“十万强计划”的目标——对美国学生赴华参与教育活动的研究(下)[J]
.世界教育信息,2013,26(10):15-19.
被引量:1
2
苏格.
60年代后期美国对华政策的“解冻”[J]
.美国研究,1997,11(2):69-86.
被引量:13
3
资中筠.
美国的中国问题学者与中美关系解冻[J]
.美国研究,1997,11(2):131-134.
被引量:2
4
顾宁.
肯尼迪政府的对华政策[J]
.世界历史,1991(6):58-65.
被引量:3
5
戴晓霞.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外国学生政策之比较分析[J]
.复旦教育论坛,2004,2(5):11-16.
被引量:35
6
中国留学生缘何吸引国外奖学金[EB/OL].人民日报海外版.http://abroad.163.com 2006—05-11.
7
中国留学生“学而不归”原因透视[EB/OL].http://www.china.nurse.com/2005/11-23/23885.htm.2006-05-11.
8
工科成欧洲留学热门:奖学金增加就业优势明显[EB/OL].人民日报海外版.http://www.china.org.cn/chinese/EDUc/1028692.htm.2006-05-11.
9
我国留学生自费留学每年花费40亿[N].市场报,2000-11.05(4).
10
尼古拉斯·卡尔,钟新(译),陆佳怡(译).
公共外交:以史为鉴的七条法则[J]
.国际新闻界,2010,32(7):6-10.
被引量:30
引证文献
5
1
徐红艳.
富布赖特听证会的背景探析[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5):242-247.
2
杨克瑞,王凤娥.
教育国际化与国际留学政策的发展[J]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2(1):87-90.
被引量:1
3
潘雅.
美国“十万强计划”的意义及对中美人文交流的启示[J]
.世界教育信息,2016,29(21):67-72.
被引量:2
4
张丽.
论教育外交——基于“一带一路”背景[J]
.世界教育信息,2018,31(9):35-39.
被引量:1
5
刘萧阳.
辽宁省来华留学教育发展策略研究[J]
.神州学人,2022(11):48-5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张艺川.
美国政府对华文化外交的形式及特点——以奥巴马执政时期为例[J]
.行政科学论坛,2017,4(6):54-57.
2
王立群.
托福考试进入我国的社会背景分析[J]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3):76-79.
3
张珣.
美国促进学生流动的起源、做法及其启示[J]
.教育观察,2020,9(33):130-133.
被引量:1
4
方宝,韦健.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东盟传统医药教育合作:可为与使为[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1,38(10):776-780.
被引量:6
1
崔建立.
富布莱特项目对我国国际文化教育交流的启示[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87-191.
被引量:2
2
薛腾.
中美中小学生守则的比较[J]
.世界教育信息,2010,23(12):69-71.
被引量:3
3
苏改明.
试论网格技术对数字图书馆的影响[J]
.文教资料,2006(17):35-36.
4
祝智庭,沈德梅.
学习分析学:智慧教育的科学力量[J]
.电化教育研究,2013,34(5):5-12.
被引量:108
5
陈宝泉.
经济文化类型多元,教育内容也要多样化——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滕星[J]
.教育家,2016(1):8-13.
6
张旭东.
面向未来世界的素质教育断想[J]
.黑龙江高教研究,1997,15(3):40-43.
被引量:1
7
张华.
教学即倾听——达克沃斯教学思想管窥[J]
.当代教育科学,2007(20):4-5.
被引量:16
8
王小丁.
陶行知与中美教育交流[J]
.福建陶研,2009(1):20-23.
9
当前中美教育交流研究的对策[J]
.文化学刊,2010(1):92-92.
10
吕型伟.
更高地举起“三个面向”的旗帜[J]
.中国教育学刊,1997(6):9-11.
国际观察
200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