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1-113,共3页
Foreign Literatures
参考文献2
-
1P.D.却尔.《解释:文学批评的哲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131,132,88页.
-
2[法]热·普兰斯.叙述接受者研究[J].外国文学报道,1987,(1).
同被引文献62
-
1康澄.试析洛特曼对《叶甫盖尼·奥涅金》的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2002,24(4):35-40. 被引量:3
-
2赵惠君.《别名格雷斯》中的叙事伦理[J].当代外国文学,2012,33(2):141-149. 被引量:3
-
3剑平.从译诗技巧的角度探讨《叶甫盖尼·奥涅金》中译本的语言锤炼──为纪念普希金诞辰200周年而作[J].国外文学,1999(2):50-57. 被引量:1
-
4刘奉光.是中间人物,不是“多余的人”——谈叶甫盖尼·奥涅金形象的社会意义[J].齐鲁学刊,1986(2):112-113. 被引量:3
-
5匡兴.对奥涅金形象典型性质的再认识[J].俄罗斯文艺,1999(2):94-97. 被引量:4
-
6杨怀玉.《叶甫盖尼·奥涅金》在中国[J].外国文学,1998(4):7-12. 被引量:1
-
7维.格.别林斯基,王智量.论《叶甫盖尼·奥涅金》[J].文艺理论研究,1980(1):181-189. 被引量:13
-
8王小璜.涓生与奥涅金形象比较谈[J].中国文学研究,1997(2):85-88. 被引量:1
-
9林焱.论诗体小说[J].文艺评论,1988(5):25-30. 被引量:5
-
10潘一禾.读解奥涅金的被“拒绝”──兼谈“多余人”形象的重新评价[J].文艺理论研究,1997(1):71-77. 被引量:4
-
1宫睿哲,郭家琪.看《钟山》[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2):43-43.
-
2邓丽威.清泉明月自在怀——拉斯蒂涅人生三课的启示[J].青年文学家,2012,0(5X):166-166.
-
3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J].满分作文(初中版),2009(11):92-94.
-
4张仲英.通过拉斯蒂涅的堕落分析环境对人的影响[J].青年文学家,2009,0(5X):17-18. 被引量:1
-
5张伟.简论“忏悔贵族”与“多余人”之“亲缘”关系[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6(1):92-96.
-
6王翠娥,王艳玲.被“爱情”毁灭的人生——电影《安娜·卡列尼娜》人物形象悲剧根源探析[J].电影文学,2013(1):125-126. 被引量:2
-
7陈虹.从抗战初期的报告文学看中国作家的群体心态[J].江西社会科学,2003,23(10):31-33. 被引量:1
-
8高维婷.从人道主义思想赏析狄更斯作品《双城记》[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8):25-25. 被引量:4
-
9于春波.浅析多余人奥涅金的形象特征[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1):52-53. 被引量:2
-
10郑雅宁.论王九思诗歌的诗史意义[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2):56-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