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19
-
1卫奇.《西侯度》石制品之浅见[J].人类学学报,2000,19(2):85-96. 被引量:82
-
2汤英俊,陈万勇,陈淳.河北蔚县上新世旧石器的发现[J].科学通报,1999,44(19):2106-2109. 被引量:7
-
3张森水.管窥新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的重大发展[J]人类学学报,1999(03).
-
4陈淳,沈辰,陈万勇,汤英俊.河北阳原小长梁遗址1998年发掘报告[J]人类学学报,1999(03).
-
5侯亚梅,卫奇,冯兴无,林圣龙.泥河湾盆地东谷坨遗址再发掘[J]第四纪研究,1999(02).
-
6金昌柱,韩立刚,魏光飚.安徽繁昌县人字洞发现早更新世早期旧石器[J]人类学学报,1999(01).
-
7侯亚梅.在泥河湾盆地可望找到二百万年前的人类遗迹[J].第四纪研究,1999,19(1):95-95. 被引量:8
-
8冯兴无,侯亚梅.泥河湾盆地霍家地发现的旧石器[J]人类学学报,1998(04).
-
9张森水.关于西侯度的问题[J].人类学学报,1998,17(2):81-93. 被引量:13
-
10张森水.在中国寻找第一把石刀[J].人类学学报,1997,16(2):87-95.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120
-
1戴尔俭,许春华.蓝田旧石器的新材料和蓝田猿人文化[J].考古学报,1973(2):1-12. 被引量:18
-
2贾兰坡,卫奇.阳高许家窑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J].考古学报,1976(2):97-114. 被引量:109
-
3贾兰坡,盖培,尤玉桂.山西峙峪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72(1):39-58. 被引量:178
-
4贾兰坡,王建.上新世地层中应有最早的人类遗骸及文化遗存[J].文物,1982(2):67-68. 被引量:1
-
5张兴永,姜础,林一璞.从元谋“东方人”和“蝴蝶腊玛古猿”的发现三论滇中高原与人类起源[J].云南社会科学,1987(3):48-50. 被引量:9
-
6卫奇,孟浩,成胜泉.泥河湾层中新发现一处旧石器地点[J].人类学学报,1985,4(3):223-232. 被引量:26
-
7汤英俊,李毅,陈万勇.河北阳原小长梁遗址哺乳类化石及其时代[J].古脊椎动物学报,1995,33(1):74-83. 被引量:26
-
8尤玉柱 汤英俊 等.泥河湾组旧石器的发现[J].中国第四纪研究,1980,5(1):1-33.
-
9汤英俊.河北蔚县早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及其在地层划分上的意义[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80,18(4):314-323.
-
10汤英俊 计宏祥.河北蔚县上新世-早更新世间的一个过渡哺乳动物群[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83,21(3):245-254.
共引文献260
-
1魏天旭,王春雪,张雪微,王家琪,盛立双.天津蓟州区朝阳洞遗址2号地点发掘简报[J].人类学学报,2024,43(2):314-320.
-
2张振,王莹,李月丛.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的研究进展[J].人类学学报,2024,43(1):184-198. 被引量:2
-
3周士航,何湘栋,徐静玥,李潇丽,牛东伟.蔚县盆地东沟遗址2017年度发掘简报[J].人类学学报,2024,43(1):132-142. 被引量:2
-
4赵云啸,仝广,涂华,赵海龙.河北省泥河湾盆地石沟遗址C区发掘简报[J].人类学学报,2024,43(1):122-131. 被引量:1
-
5高星,张月书,李锋,陈福友,王晓敏,仪明洁.泥河湾盆地东谷坨遗址2016-2019年发掘简报[J].人类学学报,2024,43(1):106-121. 被引量:1
-
6王晓敏,刘连强,陈国鹏,李锋,谢飞,高星.泥河湾盆地马圈沟遗址哺乳动物破碎长骨反映的古人类行为[J].人类学学报,2024,43(1):91-105. 被引量:1
-
7裴树文,徐哲,叶芷,马东东,贾真秀.泥河湾盆地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人类的适应行为[J].人类学学报,2024,43(1):19-39. 被引量:1
-
8刘扬,杨俊刚,包蕾,邱维理,侯亚梅,尹春雷.鄂尔多斯乌兰木伦河第10地点初步研究[J].人类学学报,2021,40(4):568-574. 被引量:1
-
9Ignaciodela TORRE,Rafael MORA,裴树文,马东东.旧石器时代早期石制品分析方案[J].人类学学报,2021,40(4):547-567. 被引量:2
-
10李三灵,李浩.旧石器时代早期石核分类方法试析[J].人类学学报,2021(2):194-207.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66
-
1孔哲生,张文军,陈雍.一九七九年蔚县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主要收获[J].考古,1981(2):97-105. 被引量:26
-
2梁釗韜.论“曙石器问题”争论的学术背景与中国猿人及其文化的性质问题[J].学术研究,1962(1):60-73. 被引量:3
-
3捷夫.关于“曙石器”和中国猿人是否为最原始人类问题的讨论[J].考古,1962(4):216-217. 被引量:2
-
4安志敏.河北曲陽調查記[J].考古,1955(1):39-44. 被引量:1
-
5金家广.孟各庄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初探[J].考古,1983(5):446-451. 被引量:3
-
6卫奇,孟浩,成胜泉.泥河湾层中新发现一处旧石器地点[J].人类学学报,1985,4(3):223-232. 被引量:26
-
7卫奇.东谷坨旧石器初步观察[J].人类学学报,1985,4(4):289-300. 被引量:48
-
8黄慰文.小长梁石器再观察[J].人类学学报,1985,4(4):301-307. 被引量:21
-
9卫奇,陈淳.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展望[J].文物世界,1995(1):73-80. 被引量:2
-
10李珺,王恩林,颜乐耕.河北昌黎渟泗涧细石器地点[J].文物春秋,1992(S1):121-127.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5
-
1谢飞,李君.马圈沟遗址石制品的特征[J].文物春秋,2002(3):1-6. 被引量:3
-
2陈淳,沈辰,陈万勇,汤英俊.小长梁石工业研究[J].人类学学报,2002,21(1):34-40. 被引量:23
-
3贺存定.重庆玉米洞遗址石灰岩石器的埋藏实验[J].人类学学报,2017,36(4):499-511. 被引量:3
-
4任进成,李锋,王晓敏,陈福友,高星,杨超超,孙海峰.河北阳原县板井子旧石器时代遗址2015年发掘简报[J].考古,2018(11):3-14. 被引量:15
-
5张文瑞.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考古[J].文物春秋,2019(6):11-17.
二级引证文献42
-
1刘连强,蒲昱晓,侯佳岐,王法岗.泥河湾盆地马圈沟遗址鱼咀沟1号地点2017-2018年发掘出土的石制品[J].人类学学报,2024,43(1):40-54. 被引量:1
-
2裴树文,徐哲,叶芷,马东东,贾真秀.泥河湾盆地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人类的适应行为[J].人类学学报,2024,43(1):19-39. 被引量:1
-
3任进成,王法岗,李锋,杨庆江,陈福友,高星.泥河湾盆地板井子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形成过程[J].人类学学报,2021,40(3):378-392. 被引量:8
-
4李三灵,李浩.旧石器时代早期石核分类方法试析[J].人类学学报,2021(2):194-207. 被引量:3
-
5仪明洁,余官玥.也谈石器研究中的微痕分析[J].考古学集刊,2020(1):157-165. 被引量:1
-
6李宁利.《中国更新世考古学最新研究》评介[J].人类学学报,2005,24(2):166-170.
-
7谭志刚.泥河湾在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中的地位[J].文物春秋,2007(1):3-7.
-
8陈虹,沈辰.石器研究中“操作链”的概念、内涵及应用[J].人类学学报,2009,28(2):201-214. 被引量:30
-
9蔡述亮.对石器微痕分析的几点思考[J].四川文物,2011(5):77-80. 被引量:1
-
10刘扬.泥河湾盆地更新世人类活动遗迹与石器技术演化[J].第四纪研究,2012,32(2):188-198. 被引量:12
-
1卫奇.北京人文化的来龙去脉[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1985(0):7-14.
-
2张玉河,杨继林.北厢一颗璀灿的明珠——阳原[J].河北农业科技,2005(8):32-32.
-
3了一容.作家寄语[J].六盘山,2009(2):82-82.
-
4裴文中同志当选联合国史前学与原史学协会常务理事[J].考古,1980(3):286-286.
-
5董景云,颜国强,武成英.千年古镇“金沙沟”[J].江苏地方志,2013(3):66-68. 被引量:2
-
6李君,刘建超,姬凌飞.旧石器遗址中的遗迹——以泥河湾为例[J].文物春秋,2015(6):3-14. 被引量:1
-
7黄慰文.著名古人类学家玛丽·李基逝世[J].文物天地,1997,0(5):44-45.
-
8王法岗.泥河湾盆地南山边遗址发现的旧石器[J].人类学学报,2016,35(3):331-342. 被引量:6
-
9贾兰坡,王建.上新世地层中应有最早的人类遗骸及文化遗存[J].文物,1982(2):67-68. 被引量:1
-
10林艳.坚守,只为对孩子们的承诺[J].中国土族,2012(4):37-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