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8-61,共4页
Mao Zedong Thought Study
参考文献5
-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
2《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科学社会主义》.第4卷,35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
3.全国老龄化工作委员会成立[N].人民日报,1999-10-23.
-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731页.
-
5.《毛泽东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共引文献639
-
1苑申成.论“三个第一”的内在统一性[J].经济师,2007(10):33-34.
-
2王知宇.论邓小平对毛泽东主要矛盾学说的新发展[J].求实,2003(z1):9-10.
-
3王小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z1):34-36.
-
4张久营,寇子春.邓小平“一国两制”思想探析——兼谈推进对台工作的几点思考[J].台湾研究,2004(3):1-7.
-
5方新民.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20(4):7-12. 被引量:1
-
6沙健孙.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J].政治学研究,2004(2):7-15. 被引量:1
-
7李爱华.苏共蜕变的历史教训[J].政治学研究,2004(2):16-25.
-
8林尚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理论与战略探讨[J].政治学研究,2004(2):34-41. 被引量:9
-
9程中原.邓小平与1975年整顿论略[J].党的文献,2004(4):23-30.
-
10徐亚文."以人为本"的法哲学解读[J].中国法学,2004(4):46-54. 被引量:28
同被引文献40
-
1吕冀平,刘少华.学习毛泽东的精神动力思想[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1):59-63. 被引量:2
-
2赵应云.论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2(1):44-48. 被引量:8
-
3张国宏,程立云.邓小平的精神动力观与当代中国的跨世纪发展[J].求实,1999(7):6-7. 被引量:1
-
4刘舒适.论精神动力在经济活动中的意义[J].理论与现代化,1996(3):20-23. 被引量:2
-
5杨胡列.论改革开放中精神动力的作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7,9(4):25-26. 被引量:2
-
6解大明.邓小平的“精神动力”论与全民族精神支柱的确立[J].党史纵览,1998,0(6):31-32. 被引量:1
-
7霍树生.事业·理想·精神动力[J].理论与现代化,2001(6):27-29. 被引量:1
-
8李金,张弘政.精神动力:社会发展的内蕴性支撑——《精神动力论》评介[J].教学与研究,2005(1):93-94. 被引量:2
-
9黄爱军.毛泽东精神动力论思想成因及启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1(1):8-10. 被引量:1
-
10韩振峰.试论邓小平的精神动力观[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1):13-17. 被引量:1
-
1黄爱军.毛泽东精神动力论思想成因及启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1(1):8-10. 被引量:1
-
2陈国富,沈瑞岚.创先争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8-10.
-
3管文虎.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动力新学说探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9(2):24-27. 被引量:3
-
4司卫国.试论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J].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6(6):2-7.
-
5李敏昌,陈运普.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创新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着力点的思想[J].社会主义研究,2002(4):18-20.
-
6易启洪.析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主要贡献[J].地方政府管理,2001(12):14-24.
-
7李矿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广西社会科学,1997(3):15-19.
-
8朱吉庆,李金早.党的三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认识及贡献[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1(4):34-36.
-
9袁秉达.推动中国发展的伟大精神动力──兼述邓小平的“精神动力”论[J].社会科学,1995(2):2-5.
-
10李卫宁,杨庆毓.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J].创造,1995,3(4):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