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8-84,共7页
World History
参考文献6
-
1A.伽德纳.《埃及语语法》(A.Gardiner,Egyptian Grammar),牛津大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9页,第458页.
-
2A.伽德纳:《法老时代的埃及》(A.Gardiner,Egypt of the Pharaohs),牛津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5页,第10页.
-
3W.巴巴拉.《埃及象形文字入门》(w.Barbara,Introducing Egyptian Hieroglyphs),爱丁堡.1983年版,第48页.
-
4G.莫赫塔尔.《非洲通史,非洲古代文明》(G.Mokhtar,General History of Africa,Ancient Civilizations of Africa).第2卷,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70页,第288页,第292页,第79页,第80页.
-
5M.J.比尔布赖尔.《埃及学上的名人》(M.J.Bierbrier,Who Was Whoin Egyptology),伦敦.1995年版,第180页.
-
6G.丹尼尔.《图解考古百科全书》(G.Daniel,The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of Archaeology),伦敦.1978年版,第188—189页,第19页.
同被引文献72
-
1吴宇虹.文字起源及象形文字、楔形文字、中国文字和字母文字之异同[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6):90-98. 被引量:12
-
2袁指挥,刘凤华.阿玛尔纳时代埃及与巴比伦的关系[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0(3):4-8. 被引量:5
-
3刘文鹏,令狐若明.论古埃及文明的特性[J].史学理论研究,2000(1):92-104. 被引量:17
-
4颜海英.托勒密时期埃及奴隶制评析[J].历史研究,1996(6):106-114. 被引量:6
-
5刘文鹏.古埃及的早期城市[J].历史研究,1988(3):163-175. 被引量:10
-
6王海利.喜克索斯王朝与古埃及帝国──试以精神分析理论框架阐释古埃及帝国构建的深层动机[J].社会科学战线,1999(2):202-207. 被引量:4
-
7郭丹彤.古代埃及第一中间期及其历史影响[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26-31. 被引量:2
-
8刘文鹏.古代埃及的早期国家及其统一——兼评《关于埃及国家的诞生问题》[J].世界历史,1985(2):27-35. 被引量:9
-
9周谷城,吴于廑,林志纯.古典文明研究在我国的空白必须填补[J].世界历史,1985(11):1-3. 被引量:16
-
10刘文鹏.希拉康坡里王朝及其霸权考——希拉康坡里城市国家研究之一[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社会科学汉文版),1985,12(1):1-14. 被引量:3
-
1令狐若明.古埃及文字的起源[J].百科知识,2000(6):45-46. 被引量:1
-
2杨鹏.木乃伊复活[J].智力(普及版),2015,0(7):6-9.
-
3甲骨文[J].云南人大,2008(8):47-47.
-
4韩希贤.“金字塔哑谜”新解[J].科学之友,1999,0(9):10-11.
-
5郑实.商博良:另一个埃及征服者[J].现代阅读,2015,0(1):66-66.
-
6荒原.木乃伊奇闻(二则)[J].绿色大世界,2002,0(2):35-35.
-
7那些世界最著名的鬼故事[J].奇闻怪事,2016(8):48-49.
-
8王海利.象形文字与圣书文字——兼谈古埃及文字的中文名称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2-17. 被引量:1
-
9陈永生.甲骨文声符与古埃及圣书字音符构字频度的差异[J].汉字文化,2009(3):51-53. 被引量:1
-
10颜海英.古代埃及的语言文字[J].北大史学,2000(1):1-23.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