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5-15,共1页
同被引文献26
-
1张韬.“网语”漫话[J].语文建设,2000(7):17-35. 被引量:3
-
2邝霞,金子.网络语言——一种新的社会方言[J].语文建设,2000(8). 被引量:55
-
3刘洁.我看网络聊天语[J].语文建设,2000(10):14-14. 被引量:5
-
4颈松,麒珂.网络语言是什么语言[J].语文建设,2000(11):13-14. 被引量:51
-
5林纲.网络用语的类型及其特征[J].修辞学习,2002(1):26-27. 被引量:46
-
6武小军.网络语言认知情况的社会调查与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4):51-53. 被引量:5
-
7曾雄伟,肖志钦.网络词语的结构类型与构造方式[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20(1):136-137. 被引量:4
-
8[1]闪雄.网络语言破坏汉语的纯洁[N].文化时报,2000—06—16.
-
9拟声词.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33188.htm?fr=ala0_1_1.
-
10[日]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M].修订版.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引证文献7
-
1黄春平.论网络聊天中的脸谱符号[J].新闻大学,2004(80):86-89. 被引量:7
-
2杨小卫,曾立英.网络聊天语言中的网络符号研究[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5):32-35. 被引量:2
-
3丁贝.关于网络语言的几个问题[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27(1):54-57.
-
4邵春发.网络语言的是与非[J].科教文汇,2012(20):82-83.
-
5汪淑双.关于网络语言的发展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2):34-36. 被引量:1
-
6郑远汉.关于“网络语言”[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3):102-106. 被引量:163
-
7胡洁.网络语言中的信息符号[J].新余高专学报,2003,8(3):70-7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74
-
1魏玺蓉,秦哲文,项知懿.当代大学生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语境及其行动逻辑研究[J].作家天地,2020(2):45-46. 被引量:1
-
2吕岚.互联网视域下汉语新词的修辞造词研究[J].汉字文化,2024(12):17-19.
-
3余艳.网络语言中汉字认知机制的价值[J].图书与情报,2008(2):98-103.
-
4叶蓉.网络语言的构成及特点探析[J].文教资料,2007(6):103-104. 被引量:3
-
5陈伟.通过网络音译新词谈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J].文教资料,2007(23):122-123. 被引量:3
-
6刘守军,方环海.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母语学习的影响分析[J].文教资料,2007(30):46-48. 被引量:2
-
7田宇贺.网络词语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作家,2008,0(12):176-177.
-
8赵巧珍,吉哲民.网络语言模因现象分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8(7):21-23.
-
9吕文静.试论符号学角度下的网络语言[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8(12):61-62. 被引量:2
-
10王丽香.网络语言的性质及其认知解释[J].消费导刊,2009,0(17):228-229.
-
1语文备考要“干净”[J].中学生阅读(高考版),2010(11):2-2.
-
2陈季冰.高考作文里的“神马”究竟是不是“浮云”?[J].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1(13):62-63.
-
3学校小辞典[J].语文学习,2000(3):9-9.
-
4第一次和智银圣约会[J].小溪流(成长校园),2004,0(11):28-31.
-
5语文高考能不能使用网络词汇?[J].黄金时代(下半月),2011(7):28-29.
-
6麦芒.五成已婚男网上嗳昧[J].心理咨询师,2013(1):23-24.
-
7山之子.不可轻视的“电脑失写症”[J].高中生(高考),2008(3):11-11.
-
8《牛津百科小辞典A to Z》[J].少年科学,2006,0(1):78-78.
-
9朱特雄.好在实用 贵在创新——简评《汉语多功能小辞典》[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1996,0(9):47-47.
-
10宋剑华.小辞典[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27(2):54-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