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9-64,共6页
Republican Archives
参考文献1
-
1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近代史资料》编辑室编.《秘笈录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19,110,186页.
同被引文献149
-
1陈枫.浅议北洋政府的外交[J].知识经济,2008(11):172-173. 被引量:1
-
2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J].历史研究,1997(5):4-18. 被引量:16
-
3济南事件与中美关系的转折[J].历史研究,1996(2):72-89. 被引量:29
-
4牛大勇.美国对华政策与"四·一二"政变的关系——兼与沈予同志商榷[J].历史研究,1985(4):152-165. 被引量:5
-
5王建朗.抗日战争时期中外关系研究述评[J].抗日战争研究,1999(3):129-149. 被引量:9
-
6杨奎松.蒋介石抗日态度之研究——以抗战前期中日秘密交涉为例[J].抗日战争研究,2000(4):54-95. 被引量:24
-
7来新夏,莫建来.50年来北洋军阀史研究述论[J].社会科学战线,1999(5):1-17. 被引量:7
-
8金光耀.1932年中苏复交谈判中的何士渠道[J].近代史研究,1999(2):307-316. 被引量:5
-
9王建朗,郦永庆.50年来的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J].近代史研究,1999(5):131-156. 被引量:12
-
10沈志华.中苏结盟与苏联对新疆政策的变化(1944-1950)[J].近代史研究,1999(3):217-246. 被引量:29
引证文献6
-
1洪富忠.北京政府修约外交研究综述[J].宜宾学院学报,2009,9(7):26-28.
-
2左双文,王杰.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华民国外交史研究[J].史学月刊,2010(1):5-16. 被引量:4
-
3侯耀坤.略论北京政府的“修约外交”——以废止中比条约为中心[J].咸宁学院学报,2011,31(8):3-4.
-
4毛维准,庞中英.民国学人的大国追求:知识建构和外交实践——基于民国国际关系研究文献的分析(1912-1949年)[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11):4-42. 被引量:8
-
5李长庆.北洋政府修约废约外交述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6):36-38.
-
6刘昊,陆万昌.论北洋政府对欧美小国的外交[J].黑龙江史志,2009(2X):43-44.
二级引证文献12
-
1朱丽晖.民国学人的“维护”与“忧虑”——以白眉初所著《中华民国省区全志》为中心[J].近代中国,2020(1):211-230. 被引量:2
-
2毛维准,庞中英.民国学人的大国追求:知识建构和外交实践——基于民国国际关系研究文献的分析(1912-1949年)[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11):4-42. 被引量:8
-
3李巍,唐健.国际舞台上的中国角色与中国学者的理论契机[J].国际政治研究,2014,35(4):40-58. 被引量:10
-
4赵国辉.排除不法侵害的近代中外关系史[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4(6):15-24.
-
5李道明.民国时期中德关系的发展与变迁[J].新西部(中旬·理论),2015(9):84-85.
-
6赵思洋.民国学人对春秋战国时期国家间政治思想的诠释[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1):26-45. 被引量:4
-
7段威.国际局势变迁视野下新中国外交思想审视[J].新西部(下旬·理论),2016(12):79-80.
-
8赵思洋.反思国际关系史的书写——近代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基准时间[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7(12):131-150. 被引量:5
-
9涂华忠,和红梅,宗蔚,涂波.基于CiteSpace对巴基斯坦战略学界核学习的可视化分析[J].南亚研究,2018(1):92-113.
-
10黄仁国.民国外交人物研究的反思与重构[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9(1):84-94.
-
1项春松.赤峰市郊区发现的辽墓[J].北方文物,1991(3):33-39. 被引量:17
-
2汪圣铎.宋代转般仓研究[J].文史,2011(2):187-207. 被引量:5
-
3王龙正,袁俊杰,廖佳行.柞伯簋与大射礼及西周教育制度[J].文物,1998(9):59-61. 被引量:11
-
4温岭.明代的马球[J].中国史研究,1988(1):140-140.
-
5乔治忠,侯德仁.乾隆朝官修《西域图志》考析[J].清史研究,2005(1):104-113. 被引量:10
-
6董玉洁,石源华,章百家.共破国难——记辛亥一代中国外交家[J].世界知识,2011(20):14-23.
-
7相京.《中俄密约》签订真相[J].文史天地,2008(12):45-47. 被引量:1
-
8黄瑾瑜.谈古代潮州的绅士阶层[J].广东史志,2002(2):7-11.
-
9胡雪.浅议凡尔赛会议时北洋政府的废约外交[J].商业文化,2011,0(6X):102-103.
-
10李作林.从巴黎和会看北洋政府外交[J].现代妇女(理论前沿),2014(11):434-4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