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南方文物》
2000年第1期43-47,共5页
Cultural Relics in Southern China
共引文献77
-
1刘振永.江苏高邮湖渔业村出土良渚文化玉石器[J].东方博物,2019(4):17-21. 被引量:1
-
2黄渭金.刍议水井起源[J].华夏考古,2000(2):81-86. 被引量:21
-
3宋欣.从嘉峪关魏晋墓彩色砖画《井饮》图看历史上的水井与环境保护[J].社科纵横,2007,22(2):134-136. 被引量:1
-
4王星光,贾兵强.略论生态环境对先秦水井的影响[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31-39. 被引量:1
-
5赵晔.良渚文化人殉人祭现象试析[J].南方文物,2001(1):32-37. 被引量:2
-
6赵晔.初论良渚文化木质遗存[J].南方文物,2012(4):74-83. 被引量:17
-
7李锦山.农业文明与史前宗教礼仪性建筑[J].农业考古,1998(3):193-208. 被引量:4
-
8许顺湛.再论仰韶时期的社会性质[J].中州学刊,1979(0):108-116. 被引量:3
-
9夏之乾.氏族公社时期墓地的演变及其同氏族组织演变的关系[J].民族研究,1980(5):56-65. 被引量:1
-
10张忠培,严文明.三里桥仰韶遗存的文化性质与年代[J].考古,1964(6):301-305.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60
-
1王增林,吴加安.尉迟寺遗址硅酸体分析——兼论尉迟寺遗址史前农业经济特点[J].考古,1998(4):87-93. 被引量:14
-
2赵辉,芮国耀.浙江桐乡普安桥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1998(4):61-74. 被引量:33
-
3Suzhou Museum Wujiang Cultural Relics Administration.吴江梅堰龙南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第三、四次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1999(3):14-23. 被引量:18
-
4朔知.安徽淮河流域早期原始文化略说[J].东南文化,1999(5):32-37. 被引量:9
-
5苏秉琦.略谈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在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考古学术讨论会上的一次发言提纲[J].文物,1978(3):40-42. 被引量:42
-
6浙江嘉兴雀幕桥发现一批黑陶[J].考古,1974(4):249-250. 被引量:18
-
7浙江河姆渡遗址第二期发掘的主要收获[J].文物,1980(5):1-15. 被引量:181
-
8CPAM, Chekiang Province and Chekiang Provincial Museum.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78(1):39-94. 被引量:281
-
9黄宣佩.上海马桥遗址第一、二次发掘[J].考古学报,1978(1):109-137. 被引量:62
-
10Провинциальная комиссия по охране культурных памятников Чжэцзяна.吴兴钱山漾遗址第一、二次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60(2):73-91. 被引量:180
引证文献3
-
1刘丹丹,冯利华.浙江良渚文化建筑对水环境的响应[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4):460-466. 被引量:1
-
2罗武宏,顾纯光,杨玉璋,张东,梁中合,方方,黄程青,张居中.安徽临泉宫庄遗址大汶口文化早期与龙山文化时期稻作农业发展的植硅体证据[J].微体古生物学报,2018,35(4):370-380. 被引量:7
-
3郑小炉.从龙南遗址看良渚文化的住居和祭祀[J].东南文化,2004(1):16-20.
二级引证文献8
-
1朱丽东,冯义雄,叶玮,王天阳,李凤全,李黎霞.良渚时期文化发展与海平面变化[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1):121-128. 被引量:10
-
2程至杰.安徽淮河流域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原始农业初探[J].农业考古,2020,0(1):22-28. 被引量:5
-
3程至杰,齐鸣,曾令园,张居中,杨玉璋,李全立.河南项城贾庄和后高老家遗址炭化植物遗存揭示的仰韶时期的原始农业[J].人类学学报,2022,41(1):85-95. 被引量:2
-
4张海.“后石家河文化”来源的再探讨[J].江汉考古,2021(6):118-134. 被引量:5
-
5李魏同欣,田玮馨,罗武宏,张东,孙炳桂,杨玉璋,孙雅洁,张代玲,张居中.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植硅体分析及其指示的龙山文化时期农业活动[J].微体古生物学报,2023,40(1):79-94.
-
6吴卫红,辛宇.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历史、问题与趋势(二)[J].南方文物,2023(2):13-24.
-
7吴卫红,辛宇.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历史、问题与趋势(三)[J].南方文物,2023(3):21-29.
-
8杨玉璋,廖静雯,张义中,姚凌,李为亚,崔启龙,张居中.安徽淮北渠沟遗址古人类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与石器功能的淀粉粒分析[J].华夏考古,2024(4):78-87.
-
1刘学堂.论中国早期铜镜源于西域[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0(3):112-119. 被引量:13
-
2李建平.由辽西女神庙到中华世纪坛[J].北京文博,2000(1):58-64. 被引量:1
-
3张荣焕.藏族煨桑仪式浅析[J].黑龙江史志,2013(11):304-304. 被引量:3
-
4刘彦军.简论五胡十六国和北朝时期的北方墓葬[J].中原文物,1986(3):100-106. 被引量:4
-
5伊宏伟,董林,欧亚丽.明世宗朱厚熜与皇家祭祀建筑[J].兰台世界(下旬),2014,0(8):142-143.
-
6朱祖希.先农坛——中国农耕文化的载体[J].北京文史,2002(1):38-41.
-
7中国的世界遗产 天坛[J].中华活页文选(小学版),2009(12).
-
8中国的世界遗产——天坛[J].中华活页文选(小学版),2009(8).
-
9蒋乐平.塔山中层一号房址性质探析[J].东南文化,2003(11):20-26. 被引量:1
-
10蒋乐平.塔山中层一号房址性质探析[J].东南文化,2003,0(1):2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