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价值观及其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意义
被引量:3
出处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1-56,共6页
Studies on Mao Zedong and Deng Xiaoping Theories
参考文献2
-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7页.
-
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81页、第287页、第77页.
共引文献3399
-
1肖海鹰,张颢.井冈山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比较研究[J].时代文学,2008(10):195-196.
-
2荣长海.邓小平的风险意识及其现实意义[J].天津社会科学,2004(4):60-63.
-
3唐莉.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中国化进程探析[J].天津社会科学,2004(4):67-69.
-
4陈尤文.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J].社会科学,2004(7):50-57. 被引量:1
-
5薛德震.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J].理论前沿,2004(13):23-25. 被引量:2
-
6刘世佳.邓小平:生产力理论发展的伟大创新者[J].理论前沿,2004(14):18-20.
-
7俞永耀.邓小平言行思想探析[J].理论前沿,2004(14):20-21.
-
8蒋先进.邓小平关于法律与制度权威的思想及深远意义[J].理论前沿,2004(14):23-24. 被引量:1
-
9方世南.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深刻意蕴与当代价值——试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3):9-16. 被引量:17
-
10方新民.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20(4):7-12. 被引量:1
-
1张再鸣.“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面向新世纪价值观建设的指导思想[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8):7-9.
-
2邓兆明.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J].柴达木开发研究,1995(4):12-15.
-
3杨楠.邓小平的价值观及其哲学意义[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4(4):1-4.
-
4冯东.论青年邓小平的价值观形成与性格表征[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4):77-80. 被引量:2
-
5任淑艳.以德治国思想的价值分析[J].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13(2):53-55.
-
6李瑞芳.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6(4):46-50.
-
7王红凌.持续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结合融入[J].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016(12):32-35. 被引量:1
-
8王志东,颜景高,鲁理.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16(2):4-6. 被引量:1
-
9翟家庆.用邓小平的价值观校正青年人生航向[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5(5):51-53.
-
10杜宇.试论邓小平价值观的两个方面[J].桂海论丛,2001,17(4):2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