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新历史主义莎评之新 被引量:1

全文增补中
导出
摘要 “新历史主义”作为一个批评流派的名称,是葛林布雷首先提出的。在莎士比亚研究中运用历史主义方法自本世纪20年代开始,但葛林布雷的新历史主义莎评新在他把后结构主义对权力策略的分析引入了莎剧研究。其次它明显受到美国左倾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如反种族主义.反殖民主义,反性别歧视等思潮的影响,
作者 谈瀛洲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外文系
出处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2000年第4期79-87,共9页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a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斯蒂芬·葛林布雷.《通向一种文化诗学》,盛宁译.载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2页.
  • 2History of Sexuality,vol.1,An lntroduction,trans.Robert Hurley,Penguin 1978,p.92,p.93,p.95.
  • 3Learning to Curse,Essays in Modern Culture,New York and London,1990,p.215,p.167.Robert N.Watson,Shakespeare Quarterly,38(1987).pp.249-53.
  • 4Appropriating Shakespeare,p.253,by Brian Vickers,1993,Yale.
  • 5Shakespearean Negotiations,Univ,of California Press,1988,p.133,p.133,p.147,p.40,p.112.
  • 6《一报还报》,第二幕第三场.朱生豪等译.《莎士比亚全集》一卷,人民文学出版.1995年,第318页.
  • 7《亨利四世·上》,第2场第4幕.《莎士比亚全集》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39页.
  • 8《亨刊四世·下》,第4场第4幕.《莎士比亚全集》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305页.
  • 9Brian Vickers,Appropriating Shakespeare,Chapter4,Yale U.Press,New Haven and London,1993.
  • 10杨周翰编.《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47页.

共引文献1

同被引文献12

  • 1马兰.论莎士比亚研究的基本方法[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9(2):106-110. 被引量:1
  • 2包亚明.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70.
  • 3Raman Selden.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Theory[M]. New York & London: Harvester Wheatsheaf ,1989. 105.
  • 4H. Aram Veeser. The New Historicism [M]. New York & London : Routledge , 1989.2.
  • 5Michel Foucault.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and the Discourse of Language [M]. New York: Pantheon Books,1984.65 - 75.
  • 6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全集(3)[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 7伊丽莎白·福克斯 杰诺韦塞.文学批评和新历史主义的政治[A].张京媛.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63.
  • 8Stephen Greenblatt. Shakespearean Negotiations[M ].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147.
  • 9多利莫尔.莎士比亚:文化唯物主义与新历史主义[A].王逢振.2000年度新译西方文论选[C].桂林:漓江出版社,2001.237-238.
  • 10维克多·雨果 于世忠 译.威廉·莎士比亚[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1.149.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