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改革应以培养高质量人材为目标
被引量:13
出处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93-94,共2页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同被引文献41
-
1刘胜.对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01,20(3):115-116. 被引量:15
-
2陈志军.反思性教学法在排球教学中的运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4):219-219. 被引量:2
-
3肖焕禹.试析日本学校体育改革及其启示[J].体育科学,1999,19(6):17-19. 被引量:29
-
4徐金尧.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与标准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9,19(6):20-22. 被引量:22
-
5张立.知识经济与体育[J].中国体育科技,1999,35(1):12-15. 被引量:7
-
6孙兵.试论素质教育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中国体育科技,1998,34(10):48-51. 被引量:10
-
7左新荣.刍议校园组织文化对体育教师的作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4,13(2):75-76. 被引量:7
-
8陈列.教学过程研究的方法论基石——重读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3(2):16-21. 被引量:1
-
9陈俊钦.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能力培养系统工程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5,29(4):56-59. 被引量:15
-
10高光,张禾.大学生体育结构探论[J].浙江体育科学,1999,21(2):2-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13
-
1屈东华,韩振勇.体育教学内容改革应注重竞技化和娱乐化的统一[J].四川体育科学,2002,21(4):79-81. 被引量:6
-
2高升.对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办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2,21(2):61-62. 被引量:7
-
3何伟.论高校学生体育与健康现状与发展对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4):89-91. 被引量:2
-
4廖晓靖.高校体育素质教育中的主体教育和德育[J].贵州体育科技,2005(1):73-76. 被引量:4
-
5朱美金.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现状与改革对策[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8(3):70-73. 被引量:5
-
6何伟.关于高校教职工体育与健康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职工体育与健康现状为例[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20(6):117-119. 被引量:1
-
7徐林江.中小学体育教学开展情况的调查研究——以重庆市渝东南地区为例[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2(10):68-69.
-
8刘铮.转变体育教学方式 强化素质教育功能[J].三峡高教研究,2016,0(3):59-60.
-
9陈礼龙,赵晋.探析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现状及改进措施[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6):10-15. 被引量:9
-
10高松,杨渝晴.西部地区综合类大学体育院系如何办出特色的思考[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2,21(3):115-117.
二级引证文献59
-
1陈家群,欧枝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途径及方法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0(10):28-29. 被引量:2
-
2陈宏,赵延林,马年壮,张常平,徐爱娥.浅析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历史进程[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3(8):94-96.
-
3李强.参与大型体育赛事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0(20):21-22. 被引量:1
-
4黄显忠.高校快乐体育教学探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6):95-96. 被引量:20
-
5宋文利,贾春佳,徐金庆,张福杰.新世纪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健美操专修课程设置与实施策略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27(2):62-66. 被引量:1
-
6王华.体育运动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探析——以苏州市体育运动学校为例[J].运动,2013(14):55-56.
-
7杨春卉,王艳.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应注重技术化与娱乐化相结合[J].辽宁体育科技,2005,27(5):84-84. 被引量:4
-
8丁智鹏.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贵州体育科技,2005(4):51-52. 被引量:2
-
9罗纲.高职院校开设休闲体育与健身专业方向的构想[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1):22-24. 被引量:1
-
10张成云.“一条龙“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贵州体育科技,2007(1):71-74. 被引量:1
-
1张沛 ,黄燕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58-61.
-
2王静平,花美秀.小组建设助力项目学习[J].教育,2016,0(18):59-62. 被引量:1
-
3杨青,张麦侠.基于微课的课内翻转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0(2):72-74.
-
4林爱升.合作学习在中专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跨世纪,2008,16(8):176-176.
-
5徐国兴.从现实出发论高等教育公平[J].复旦教育论坛,2013,11(1):5-9. 被引量:1
-
6刘玉荣,连玲.多元智力理论视野下的化学研究性学习[J].科技创新导报,2007,4(34). 被引量:2
-
7庞友海.历史课堂教学引发的思考[J].科学咨询,2004(05X):29-29.
-
8田方.浅谈独立学院二级教学秘书工作体会[J].时代教育,2016,0(19):116-116.
-
9泉州市开展首批家长学校骨干教师培训[J].福建教育(德育)(F版),2011(6).
-
10丁文勤.论辅导员工作中“七大”和谐人际关系[J].江苏高教,2009(4):121-122.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