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革命派对确立三民主义的贡献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74-78,共5页
Academic Research
参考文献2
-
1[英]呤利(Lindley,A·F·) 著,王维周.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
2[美]史扶邻(H·Z·Schiffrin) 著,丘权政,符致兴.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
1沫若.我来广东的志望[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24(4):46-47. 被引量:1
-
2赵建珍,李龙洋.课改引路人[J].小学青年教师,2005(2):43-43.
-
3赵冬姣,朱继强.做个“意气风发”的教研员[J].湖北教育,2013(5):20-21.
-
4夏世杰.科学知识社会学思想之源初探[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S1):46-47. 被引量:1
-
5胡绳武.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形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5,11(2):110-131. 被引量:1
-
6正确对待批评[J].江汉论坛,1966(6):36-37.
-
7吴士英.洋务派筹办新式海军二题刍议[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3):8-12.
-
8袁建国.没有调查,就没有好的教研活动[J].湖北教育,2014,0(10):25-26.
-
9坚毅.在文学中自觉运用“三分法”[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20(Z1):114-120. 被引量:3
-
10段治文.中国近代唯科学主义思潮新论[J].天津社会科学,1997(2):53-58. 被引量: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