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To Be”与Being概念研究之回顾
被引量:9
出处
《世界哲学》
2002年第1期60-74,共15页
World Philosophy
同被引文献78
-
1梁家荣.是有、实有、本有——“存在”与“本质”区分之史前史[J].世界哲学,2021(1):45-54. 被引量:2
-
2王路.论关于认识本身的认识[J].中国社会科学,2021(5):51-63. 被引量:10
-
3张隆溪.约翰·韦布的中国想象与复辟时代英国政治[J].书城,2009(3):5-10. 被引量:2
-
4史继林.也说“是”的词性和功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2(S2):28-31. 被引量:2
-
5黄裕生.论“是”[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7(2):40-48. 被引量:3
-
6范晓.同音同形的“是”的分化[J].辞书研究,1996(2):22-33. 被引量:2
-
7董绍露.试论英语动词be的句法功能[J].外语学刊,1994(2):41-45. 被引量:2
-
8林汝昌.从英语“to be”一词的哲学意义看中英语言之差异[J].外国语,1995,18(4):57-61. 被引量:2
-
9陈天福.论“是”字句[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5(1):70-73. 被引量:16
-
10白艳霞.在中国人的语言观念中有语音中心主义吗?[J].外国文学评论,1996(3):14-2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9
-
1范江涌.巴门尼德的道路(上)[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19(5):71-75.
-
2杜建国.“是”——“存在”的显现——对海德格尔“存在论”的一种解读[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22(1):55-59.
-
3杜建国,郭贵春.论“是”的意向构造性[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27(5):24-29. 被引量:3
-
4王朴.“是”与“be”的对比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105-109.
-
5周流溪.Ontology及其中译名探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7(1):9-18. 被引量:4
-
6刘子桢.文化批判与有效性划界——论克尔凯郭尔对主体形而上学的生存反思[J].天津社会科学,2017(4):62-66.
-
7谢裕伟.莱布尼茨主义形而上学中“实存”概念的三重界定[J].广东社会科学,2023(4):69-76.
-
8王晶石.费诺罗萨、庞德、德里达:表意文字法对西方形而上学的批判[J].外国文学评论,2024(2):176-195.
-
9李毓章.关于"更好地理解"——以施莱尔马赫和伽达默尔为中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17(1):68-75.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11
-
1张琳.“忠实作为翻译原则”的现象学双重观视[J].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19,0(1):314-336.
-
2郝明君,靳玉乐,张希希.诠释学视野下的理解教学:特征及意义[J].当代教育科学,2006(10):43-46. 被引量:12
-
3杜建国,郭贵春.论意义及其构造的语境化过程[J].天津社会科学,2006(4):22-26. 被引量:4
-
4杜建国.隐喻与语义的意向构造[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23(5):45-49. 被引量:3
-
5李善廷.论隐喻的意向性[J].中国俄语教学,2008(2):11-15. 被引量:3
-
6蔡熙.论施莱尔马赫的普遍方法论解释学[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3):28-31. 被引量:1
-
7王雪,王立松,李旭.施莱尔马赫阐释学视阈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473-476. 被引量:8
-
8周流溪.交通、交流与交际——文化角度的考察[J].当代外语研究,2015(4):1-14. 被引量:9
-
9周流溪.“拟象性”译名“提要”——漫谈术语的翻译[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4):1-13. 被引量:3
-
10周流溪.学者的良知与真知--伍铁平先生的学术精神[J].大连大学学报,2020,41(1):25-37.
-
1程黎.翻译中“度"的概念研究[J].中国文房四宝,2013(7):444-444.
-
2赵瑞楠.听力语篇中主位推进模式的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32(11).
-
3章柏成.自我概念研究新进展——《探索语言自我概念》评介[J].当代外语研究,2012(10):74-75. 被引量:1
-
4高阳.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现象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5(2):300-301. 被引量:2
-
5吴莹.陌生化概念研究——陌生化在翻译领域中的运用[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4(5):52-56. 被引量:11
-
6傅瑶.从对比语言学角度浅析汉德词法学中的文化差异[J].青年文学家,2015,0(12Z):135-135.
-
7张喆,赵国栋.“概念”刍议[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9(4):29-32. 被引量:12
-
8冯婷,周岚.基于语料库的“冷”/“cold”隐喻概念研究[J].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4(9):136-138. 被引量:1
-
9叶闯.克里普克指称理论的语用学论证[J].甘肃社会科学,2011(3):14-18.
-
10李秋扬.中西时间概念研究史对比[J].前沿,2014(3):16-17.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