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关于古代文论中“形”与“象”的考辩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形”、“象”之辩最早发生于哲学领域 ,以道家为代表。在传统哲学话语中 ,“形”、“象”是以“二元对立”的方式存在着 ;而“形”与“象”这种哲学意义上的“二元对立”从一开始就不是地位平等、均衡发展的 ,“重象轻形”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以贯之的倾向。“重象轻形”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有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实现 :一是道家思想。二是易经思想。三是佛学思想。这种影响的重要结果 ,是“意境”理论的确立。
作者 李有亮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49,共8页 Literary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王 .《老子新编校释》,第53页,第54页,辽沈书社.1990年版.
  • 2王弼.《周易略例·明象》[A]..《王弼集校释》[C].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09页.
  • 3莱辛.《拉奥孔》[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37页.
  • 4叶维廉.《中国诗学》,第152页,三联书店,1994年版.
  • 5《钱钟书论学文选》第一卷,花城出版社,1991年版.
  • 6赫施 王才勇译.《解释的有效性》[M].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

共引文献61

同被引文献1

  • 1(德)汉斯·罗伯特·耀斯(HansRobertJauss)著,顾建光等译.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M].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