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暴雨中期诊断预报系统
出处
《辽宁气象》
1997年第2期6-8,共3页
Liaoning Meteorological Quarterly
二级参考文献3
-
1罗乔林.介绍最大熵谱估计[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980(01).
-
2曹鸿兴,罗乔林.气象历史序列的最大熵谱分析[J]科学通报,1979(08).
-
3《华北暴雨》编写组编,吴正华等.华北暴雨[M]气象出版社,1992.
共引文献9
-
1孔斌,徐连封.大连地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J].辽宁气象,2004(3):20-22. 被引量:11
-
2郑媛,白春娟,胡兴库.无霜期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辽宁气象,2004(3):23-24. 被引量:2
-
3赵春雨,戴廷仁,李晶.辽宁两种气候旱涝指标的确定及其旱涝分布[J].辽宁气象,1999(1):31-32. 被引量:17
-
4杨艳萍,池明,张伟.近40年铁岭气候变暖的主要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辽宁气象,1999(1):33-35. 被引量:3
-
5曲晓波,张廷治.辽宁省夏季强降水天气环流特征分析[J].辽宁气象,1996(4):10-13. 被引量:5
-
6吴春英,侯波,刘飞,肇振国.抚顺地区冰雹发生规律和环流形势特征初探[J].辽宁气象,2005(3):11-13. 被引量:5
-
7耿树江,王奉安,韩吉健.复州湾盐场冰雹天气分型[J].辽宁气象,2002(2):10-11. 被引量:1
-
8卜宪云,徐军.沈阳地区低温冷害浅析[J].辽宁气象,2002(3):17-18. 被引量:5
-
9白春娟,房剑,果纯义.近40年灯塔市农业积温变化趋势特征初探[J].辽宁气象,2004(2):24-26. 被引量:2
-
1桑明刚,才奎志,曲荣强,孙晓巍,赵越.辽宁暴雨天气分析——以2010年8月19~23日为例[J].农业与技术,2012,32(4):150-150.
-
2沈玉敏,董桂兰,魏薇.用数值预报产品分析2001年盛夏副高活动与辽宁暴雨的关系[J].辽宁气象,2002(4):2-5. 被引量:2
-
3王世兰.黄渤海一种北强风的完全预报方法[J].海洋湖沼通报,1989(4):13-19.
-
4李祥云,李长青,韩江文,卢正义.2001年辽宁夏季暴雨环流形势特征[J].辽宁气象,2002(3):5-8. 被引量:2
-
5王锦贵.辽宁暴雨数值两报产品释用预报方法[J].辽宁气象,1999(2):1-1.
-
6贾旭轩,蒋大凯,张炳川.Isentropic Analysis on the Rainstorm in Liaoning on July 15,2008[J].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0,1(6):15-17.
-
7张健恺,刘欣,隆霄,张文煜.2008年7月31日辽宁暴雨的中尺度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9(1):56-62. 被引量:6
-
8黄阁,袁子鹏.辽宁省气象要素分季分县完全预报方法[J].辽宁气象,2004(2):6-8. 被引量:1
-
9韩秀君,孙晓巍,李爽,王明华,李广霞,陈宇,王桂春.辽宁暴雨致灾指标及灾害影响预评估[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4,30(6):80-84. 被引量:26
-
10张静,保广裕,徐月顺.青藏铁路沿线青海境内旬降水气温预报方法研究[J].青海农林科技,2012(3):18-20.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