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艾略特文学批评理论与《荒原》的话语模式

T.S.Eliot's Theory of Literary Criticism and Discourse Model of the Waste Land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荒原》中的主体是一个非主体的主体 ,非中心的中心 ,在自我解构中构成了自身 ,又在不断牺牲自己 ,不断消灭个性的同时 ,形成了一个更有价值的多元主体的对话。这完全是对诗人本人的“非个性化”和“客观对应物”理论的一个验证。诗人用这种方式将历史与现实、远古神话与现实故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相交融 ,让读者从多方位、多层面、多视角地看到西方现代文明的荒原的现状、诗人拯救荒原的祈求以及宗教信仰的重要性。
作者 江玉娇
出处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57-60,共4页 Journal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艾略特.艾略特文学论文集[M].李赋宁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3-13.
  • 2巴赫金 白春仁 顾亚铃译.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 3张松建.艾略特“非个性化”理论溯源[J].外国文学评论,1999(3):57-63. 被引量:13
  • 4Carol Christ. Gender, Voice and Figuration in Eliot's Early Poetry in T. S. Eliot[A]. Ronald BushThe Modern in History[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33.
  • 5John Xiros Cooper. T. S. Eliot and The Politics of Voice[M]. UMI Research Press. 1987.142.

共引文献3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