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20-21,共2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54
-
1潘懋元.可持续发展战略与高等教育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1997(6):7-11. 被引量:1
-
2刘道玉.论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从创造性与大学精神谈起[J].高教探索,2004(2):4-9. 被引量:15
-
3徐小洲,宋洪富,徐岚.优化人才环境 推进人才强校[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2(4):40-43. 被引量:4
-
4蔡勇强.可持续发展:高师教育的追求[J].中国高等教育,2000(8):44-45. 被引量:4
-
5易红郡.美国现代研究型大学的产生及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3):70-74. 被引量:12
-
6王英杰.大学危机:不容忽视的难题[J].探索与争鸣,2005(3):34-38. 被引量:52
-
7张奎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与资源状况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2(2):33-36. 被引量:9
-
8薛天祥,侯定凯.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的大学校长权力[J].高等教育研究,1996,17(3):1-5. 被引量:28
-
9杨泽.高校办学特色之我见[J].高等教育,2001,(11):25-28.
-
10[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
引证文献7
-
1汪晓唯,马克雄.高校布局结构重新调整后我校的定位[J].中国电力教育,2000(4):15-19.
-
2余国扬,毛钟红,蔡兴勇.大学科研的导向与立项[J].科技管理研究,2004,24(3):53-56. 被引量:2
-
3凌德祥.和谐校园文化对一流大学形成的重要影响[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24(3):42-46. 被引量:1
-
4耿有权.基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问题及思考[J].江苏高教,2001(3):46-49. 被引量:6
-
5常娜,曹辉,符永宏.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与评价体系[J].改革与开放,2017(1):96-98. 被引量:3
-
6李齐,魏家新.打造学科建筑群,构筑教学网络体系——研究型大学校园规划新理念[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3(10):5-7. 被引量:2
-
7王志刚,王昌民.关于培育学科特色若干问题的思考——高校办学特色系列研究之四(下)[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1):99-103.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19
-
1郭芳燕.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回顾——基于知网1998—2018年文献计量分析[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9,38(4):3-11. 被引量:2
-
2耿有权.对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错误认识的批判[J].教育与现代化,2004(4):20-24.
-
3吴存华,刘春辉,刘华奇.燕山大学西校区总体规划设计竞赛综述[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5(9):27-29.
-
4郑春生.大学学术量化考核的导向作用[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9(2):14-15. 被引量:2
-
5周建华.高等院校经营管理的定位分析[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9,18(4):23-28.
-
6沈鹏.网络与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12):4-4. 被引量:2
-
7李思.高校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教文汇,2011(14):21-22. 被引量:2
-
8宋勤健.高校学科链对接地方产业链——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必由之路[J].中国高校科技,2006(S3):33-34. 被引量:12
-
9王敬宇,王峰,罗喜胜.关于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组织导向[J].中国高校科技,2012(10):28-29.
-
10李银,吴雨才.网络环境下一般本科高校学科及其均衡建设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4):89-94.
-
1刘春旭,孙爱平.对我国建设一流大学的几点认识[J].煤炭高等教育,1996,14(1):15-17.
-
2王元瑞,韩业,张立岩.知识经济时代地方高校面临的形势与发展战略[J].吉林工学院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23(1):13-15. 被引量:4
-
3北京理工大学[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
-
4李诗仙,姚毓喜.我校实验室重点投资实施项目的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7,16(1):96-97.
-
5山东省淄博市周村正阳路小学附设幼儿园西马园[J].动漫界(幼教365),2017,0(5):65-65.
-
6方耀楣.实施“211工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6(2):76-80. 被引量:1
-
7特色鲜明的北京化工大学[J].瞭望,2005(10):86-86.
-
8深圳市松岗中学[J].师道(人文),2007(11).
-
9丁晓娟.以输入为驱动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6(10):50-51. 被引量:2
-
10英爽,康君,甄良,丁雪梅.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1):1-5. 被引量: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