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
2000年第7期6-6,39,共2页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on Rural Cooperative Economy
同被引文献17
-
1崔文华,孔庆江.试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创新[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12):96-97. 被引量:4
-
2丁关良,陈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研究[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4(6):15-18. 被引量:21
-
3马新彦,李国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物权法思考[J].法商研究,2005,22(5):112-118. 被引量:63
-
4.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1.
-
5邓小平年谱(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
6郭立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立法研究[J].学习论坛,2008,24(2):78-80. 被引量:3
-
7吴德胜.农业产业化中的契约演进--从分包制到反租倒包[J].农业经济问题,2008,29(2):28-34. 被引量:35
-
8吴兴国.略论农民权利的性质和表征——兼及实现农民权利的路径选择[J].中国发展,2009,9(2):57-62. 被引量:2
-
9吴兴国.农民权益维护视阈下的反租倒包流转模式研究[J].中国发展,2010,10(2):64-68. 被引量:6
-
10黄延廷.论农村土地流转形式中的反租倒包[J].特区经济,2010(4):174-175.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9
-
1刘润秋.近期中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理论争鸣及原因探析[J].农村经济,2011(5):32-35. 被引量:9
-
2田代贵.城市资本与农村要素博弈的制度解构[J].改革,2011(9):126-130. 被引量:1
-
3张巍巍,谷小勇,王超.甘肃实行农地反租倒包的优势、重大益处及制度设计[J].农业考古,2016,0(1):250-256. 被引量:2
-
4王向阳.反租倒包再认识:内涵、基础与实践机制——基于沈阳市苏家屯D村的调研[J].关东学刊,2017,0(10):119-129. 被引量:3
-
5沈素素.农地“反租倒包”流转模式的风险防范机制研究——以湖南省Z县S村集体为例[J].湖湘论坛,2021,34(1):107-114. 被引量:6
-
6孙新华,宋梦霜.土地细碎化的治理机制及其融合[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1):80-88. 被引量:20
-
7韦彩玲,黎燕君,蓝飞行.反租倒包:易地扶贫搬迁中的土地利用创新——以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忠诚镇为例[J].开发研究,2022(5):72-80.
-
8宋春婷,李强,张晓萌.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近期研究文献综述[J].商业经济,2023(3):124-127. 被引量:1
-
9边佳妮,马凤才.土地流转相关文献评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4(22):30-33.
-
1任广亮.反租倒包:一条土地规模经营的新途径[J].统计科学与实践(天津),2001(5):15-16.
-
2黄延廷.论农村土地流转形式中的反租倒包[J].特区经济,2010(4):174-175. 被引量:11
-
3朱玉璋.发展林业 重抓机制[J].江苏绿化,2000(5):9-10.
-
4李磊.反租倒包流转方式促进农地规模经营[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0(22):113-114.
-
5萧汉昭.实现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第二次飞跃的好形式──股份合作制[J].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94(5):54-58.
-
6孟中和.加快实现农业第二个飞跃的步伐[J].学习论坛,1996,12(11):25-26.
-
7于建基.高新技术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推动力[J].中国农学通报,1997,13(5):9-10. 被引量:2
-
8王凯辉.浅谈农业科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J].河北农业科技,2008(13):58-58. 被引量:2
-
9陈慧敏.信息技术—企业迈向成功的第一推动力[J].电子与信息化,1998(8):10-11.
-
10国土资源部发布决定废除136件规范性文件[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3(4):36-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