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提高我国对外传播效果的思考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传播事业有了飞速发展.我国现有两家中央级对外发行的报纸:英文中国日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发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行8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8年,新华社实现了向世界性通讯社跨越,现在每天24小时以10种文字向境外发稿,日均刊播总字数超过200万,接近美联社等世界性大通讯社的发稿总量,海外直接用户达1172家.
作者
吴辉
机构地区
郑州大学
出处
《声屏世界》
2003年第1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对外传播事业
报纸
传播市场
对外宣传
传播效果
接近性
可信度
权威性
分类号
G229.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98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5
1
杨保军.
创制亲近性文本:跨文化有效传播的重要基础[J]
.国际新闻界,2001,23(6):59-63.
被引量:66
2
Nancy,Tong,刘迅.
中国电视节目如何走向美国[J]
.国际新闻界,2001,23(5):35-37.
被引量:5
3
赵浩生,周庆安.
政治游说、国际公关与中国形象——赵浩生教授清华大学演讲录[J]
.国际新闻界,2001,23(4):5-8.
被引量:13
4
冯隽.
中国广播电视如何与世界链接[J]
.国际新闻界,2001,23(4):14-18.
被引量:1
5
程曼丽.
关于海外华文传媒的战略性思考[J]
.国际新闻界,2001,23(3):25-30.
被引量:19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郭镇之.
全球电视传播环境对中国与加拿大的影响[J]
.国际新闻界,1997,19(5):19-24.
被引量:2
2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26、112、207-208页.
3
陈烈甫.华侨学与华人学总论[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
4
罗晃湖.日本华侨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5
郭振羽.《展望二十一世纪世界华文报业》.台1993年12月9日《中央日报》.
6
[美]《侨报》.2000年8月27日.
7
方汉奇.中国新闻史业通史[M].第1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8
王士谷.海外华文新闻业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9
杨力.海外华文报业研究[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
10
周经.
电视包装研究[J]
.电视研究,2001(4):26-28.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98
1
彭志全,朱飞虎.
文化观视域下人民英雄形象传播的异化与重塑[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5(6):75-80.
2
张弦.
海外华语媒体对我国对外传播的作用[J]
.东南传播,2007(1):37-40.
被引量:4
3
芦何秋.
同性恋题材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以《断背山》为例[J]
.电影文学,2007(19):18-20.
被引量:6
4
张巍然.
“目的论”视野下的外宣失误探析——以我国政府机构网站英文版翻译为例[J]
.三江高教,2012,0(2):21-24.
被引量:2
5
舒咏平.
公共关系“和谐度”指标的失落与回归[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4(5):72-76.
被引量:1
6
吴自选.
电视新闻汉英翻译"信"的幅度[J]
.中国翻译,2004,25(6):29-32.
被引量:16
7
谭文若.
从“女书”现象看跨文化有效传播的基础[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1):74-76.
被引量:2
8
吴自选.
文化差异与电视新闻翻译———以选送CNN World Report的新闻片汉译英为分析个案[J]
.上海翻译,2005(1):24-27.
被引量:19
9
刘翎.
华文媒体的全球化生存[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2,18(2):118-121.
10
裴永刚.
海外华文传媒态势分析[J]
.当代传播,2005(2):32-3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9
1
沈苏儒.
对外传播的效果[J]
.对外传播,1999,0(1):6-8.
被引量:3
2
王庚年.
中国国际广播的发展战略[J]
.中国记者,2006(12):14-17.
被引量:3
3
闫翠萍.
媒体议程设置的几个误区[J]
.今传媒,2007,15(2):41-43.
被引量:2
4
何辉,黄典林,刘朋.
新传媒环境中国家形象建构要符合传播规律[J]
.对外大传播,2007(7):44-47.
被引量:2
5
希伦·A·烙厄里梅尔文·L ·德弗勒.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
段连城.对外传播学[M].北京:中国建设出版社,1988.
7
2006年广播影视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8
倪建平.中国在中亚的国家形象塑造:文化传播的视角[Z].中国新闻研究中心,2007-03-08.
9
拉里· 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跨文化传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0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8-02-28(1).
引证文献
4
1
李琳.
如何提升我国英语新闻网站对外传播效果[J]
.新闻与写作,2014(6):93-95.
被引量:11
2
朱丽萍.
新疆民语广播电视对外宣传策略[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2):91-95.
被引量:9
3
弥建立.
新世纪以来我国国际传播理念的发展与创新[J]
.甘肃社会科学,2015(2):238-241.
被引量:1
4
王之延.
中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效果研究的社会化取向[J]
.国际传播,2019,0(2):40-48.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李建军,周普元,杨帆.
对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的剖析--以乌鲁木齐“7·5”事件报道为例[J]
.当代传播,2009(6):124-126.
被引量:4
2
岳广鹏.
对我国少数民族电视发展的思考[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3):137-141.
被引量:5
3
帕哈尔丁,何春江.
新疆对外传播的特点及功能[J]
.青年记者,2015,0(6):75-76.
被引量:3
4
王蔚蔚,周根红.
“一带一路”与新疆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构[J]
.中国出版,2018,0(6):38-42.
被引量:11
5
刘东莱.
新疆媒体在对外传播中的现状及作用探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0):240-241.
被引量:1
6
赵冰清.
网络时代的民语广播——以某人民广播电台民语广播为例[J]
.环球首映,2020(7):117-117.
7
孙信茹,段虹.
民语影视生产中的文化移转与意义建构——基于地方民语译制中心的田野研究[J]
.电影新作,2021(4):99-104.
8
陈玲.
“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在中华文明向西传播中的门户作用分析[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7(10):160-165.
9
李志利.
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做好新形势下外宣工作[J]
.新闻研究导刊,2019,10(3):173-173.
被引量:1
10
王盛.
英语新闻网站的文化心理对接分析[J]
.新闻战线,2015,0(9X):71-72.
1
李淑岚.
创新党报发行体制 提升党报影响力——包头日报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创新案例[J]
.新闻论坛,2014,28(3):45-46.
2
朱金平.
解读世界日报排行榜[J]
.新闻与写作,2009(11):52-53.
被引量:1
3
吕道宁.
吆喝,唤醒了都市读者:记宜昌日报发行部主任屈定国[J]
.新闻世界,2002(3):39-40.
4
刘凡磊,吕润德.
传媒观察[J]
.军事记者,2012(12):56-56.
5
报刊图书[J]
.传媒,2007(7):76-77.
6
我国26家报纸入围全球日报发行百强榜[J]
.印刷经理人,2010(11):14-14.
7
人民日报发行实现较大增长[J]
.城市党报研究,2008(1):59-59.
8
我国26家报纸入围全球日报发行百强榜[J]
.中国出版,2010(21):5-5.
9
陆伯华.
关于扩大科技期刊对外发行的思考[J]
.编辑学报,1990,2(3):166-168.
被引量:5
10
改革创新 提高期刊质量[J]
.对外传播,1995,0(8):1-1.
声屏世界
200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