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价值观问题的调研报告
被引量:13
The Investigation on values
出处
《高校理论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8-27,共10页
Theoretical Front In Higher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94
-
1吴潜涛.价值观多样化势态与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导向[J].道德与文明,1999(4):3-6. 被引量:38
-
2黄曼娜.我国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比较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5):83-88. 被引量:18
-
3李连科.关于价值、价值评价与科学认识[J].学习与探索,1985(3):4-8. 被引量:5
-
4李连科.关于价值的哲学分类[J].天津社会科学,1985(2):20-25. 被引量:2
-
5詹万生.试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7(2):73-76. 被引量:3
-
6刘井山.关于研究社会主义价值和价值观的方法论问题——兼答王锐生同志[J].哲学研究,1992(5):33-39. 被引量:1
-
7王玉樑.论价值与社会认识[J].江淮论坛,1991(1):58-61. 被引量:1
-
8杨小岩.两种价值观的对立和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1,45(1):52-58. 被引量:1
-
9瞿振元.从现实社会的全局着眼开展对个人主义人生价值观的斗争[J].教学与研究,1991(5):46-48. 被引量:1
-
10李连科,刘奔.价值观是哲学世界观的有机部分[J].学术月刊,1987,19(5):38-4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13
-
1赵野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学理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3,27(1):6-10.
-
2李莉,刘金如.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核心价值观与大众价值观念群关系探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21-23. 被引量:1
-
3蓝维,夏飞.价值观教育的确立与发展——价值观教育30年的历史回顾[J].中国德育,2008,3(12):18-21. 被引量:5
-
4刘明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政治工作[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22(6):106-108. 被引量:2
-
5曾耀凤,杨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现原则[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3):66-68.
-
6吕安兴.确立科学的自我价值观——“人生价值观”教学探讨[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3):30-32.
-
7赵野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209-212. 被引量:1
-
8范旭.社会变革时期社会价值观对大学科学技术活动的影响[J].科技管理研究,2015,35(6):246-250. 被引量:2
-
9王东亮,刘志欣.绍兴市大学生价值观培育问题调研分析——基于绍兴市所高校的问卷调查[J].成功,2012(8X):175-177.
-
10崔义成.略论哲学价值与经济学价值的对立统一——关于价值涵义问题的初步思考[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5(3):1-5.
二级引证文献14
-
1许冬梅.浅论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形成与重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83-184. 被引量:2
-
2陈雨田.论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走向[J].菏泽学院学报,2009,31(4):105-108.
-
3张鹏程.发展型价值观:新时期学校德育的价值诉求[J].思想理论教育,2009(22):12-16. 被引量:3
-
4石海兵.简论建国60年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历史发展[J].中国青年研究,2009(12):24-28. 被引量:4
-
5叶振兴,钟玉海,雷娟娟.论价值共识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2):87-90.
-
6安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2):70-71. 被引量:1
-
7孙圣勇,何静,江秋菊,赵婷婷,王校中.基于政治法律与中外案例的学生安全工作体系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8(23):17-18.
-
8张晓燕.浅析如何解决大学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0(24):13-13.
-
9黄小清.论价值观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J].教育界(教师培训),2019,0(2):103-105.
-
10肖颖.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发展历程及当代启示[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32(5):71-74. 被引量:1
-
1王晓红.“首届中华民族精神五四论坛”综述[J].哲学动态,2009(8):107-108.
-
2全林远,沈礼清,王雁.全军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5·31”重要讲话座谈会综述[J].邓小平理论学习与研究,2002,0(4):58-61.
-
3戴雪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上海社会科学院2003年度邓小平理论研讨会纪要[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5):134-136.
-
4石久.“三个代表”与新世纪中国的发展——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专题研讨会综述[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1(12):7-10.
-
5温宪元.高举伟大旗帜 学习小平理论——广东社科界纪念邓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座谈会综述[J].广东社会科学,1998(2):9-12.
-
6新论摘编[J].新长征,2003,0(4):62-64.
-
7刘海藩.加快改革 推进再就业工程[J].理论前沿,1998(18):1-3.
-
8王炳权.中共党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研讨会综述[J].高校理论战线,2001(7):61-63. 被引量:3
-
9何锡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讨论会综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1(6):119-120. 被引量:1
-
10谢金辉.武汉市社科联召开学会秘书长工作会议[J].武汉学刊,2008,0(3):58-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