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国民灵魂的绝望写照——试说鲁迅《墓碣文》的主题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墓碣文》是鲁迅《野草》中最为难懂的篇什。长期以来 ,人们对它的解释有种种差异。《墓碣文》的主题应是 ,通过对孤坟、死尸和墓碣文句的描述 ,采用梦境的方式和象征的手法 ,来表达鲁迅对于腐朽、颓败的旧文化以及由这种文化模式所塑造的国民灵魂的一种独特认识。在这一认识中 ,包含了鲁迅对民族现状及未来的深深的忧患意识 ,体现了他对于民族命运和作为启蒙者个体人生道路的迷茫心态 。
作者
季桂起
机构地区
德州学院中文系
出处
《东岳论丛》
2001年第6期127-131,共5页
DongYue Tribune
关键词
鲁迅
墓碣文
国民性
彷徨
分类号
I210.4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7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12
1
鲁迅.“碰壁”之后[A].华盖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51.56.
2
鲁迅.忽然想到(四)[A].华盖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2.13.
3
鲁迅.鲁迅景宋通信集——《雨地书》的原信[M].上海:青光书局,1933.12.
4
鲁迅.《野草》英译本序[A].二心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39.
5
鲁迅.通讯[A].华盖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4.
6
鲁迅.随感录(四十一)[A].热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30.
7
鲁迅.随感录(五十九)[A].热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53.
8
鲁迅.这个与那个[A].华盖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07.
9
鲁迅.论睁了眼看[A].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95.
10
鲁迅.忽然想到(十一)[A].华盖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69.
共引文献
5
1
曹廷贵.
产权改革切勿误入资本原始积累的陷阱[J]
.财经科学,2006(2):38-46.
被引量:1
2
何敏杰.
中坚分子的力量——鲁迅、韩寒与沉默的螺旋[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34(5):65-68.
3
周甲辰.
诀别传统 直面虚无——解读鲁迅《我的失恋》的文化内涵[J]
.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2(2):48-51.
被引量:2
4
刘勇,张弛.
中国现代作家笔下北京形象的嬗变[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2):46-50.
被引量:2
5
刘燕荣,王高萍.
论习近平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传承和发展——毛泽东、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比较研究[J]
.传承,2016,0(9):27-31.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71
1
闵乐晓.
现代意识的孤独与升跃——关于鲁迅《野草》的文化哲学报告[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16(3):61-65.
被引量:3
2
黄梓荣.
“具象化的心象”——简析鲁迅《影的告别》和《墓碣文》[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6(4):48-51.
被引量:3
3
闫亚萍.
鲁迅《野草·墓碣文》现代意识探析[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2(S1):193-194.
被引量:1
4
李玉明.
通往心灵世界的门扉——鲁迅《墓碣文》新析[J]
.齐鲁学刊,1992(5):101-103.
被引量:1
5
黄继持.
鲁迅论天地鬼神[J]
.鲁迅研究月刊,1990(8):16-19.
被引量:2
6
闵抗生.
《墓碣文》与《Also Sprach Zarathustra》[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4):79-84.
被引量:1
7
钱理群.
“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J]
.鲁迅研究动态,1988(3):21-27.
被引量:1
8
许杰.
释《墓碣文》[J]
.天津师院学报,1979(2):27-31.
被引量:1
9
蓝鲜凤.
论《野草》的模糊美[J]
.柳州师专学报,2004,19(4):33-36.
被引量:1
10
詹艾斌.
《野草》的形象主体及其文学思想特征论[J]
.晋阳学刊,2004(6):90-9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田建民,贺莹.
西方话语参照下的思想意蕴研究与美学研究--新世纪《野草》研究综论[J]
.鲁迅研究月刊,2008(6):24-32.
2
朱崇科.
《野草》中的国民性话语空间[J]
.文艺争鸣,2014(10):53-58.
被引量:4
3
朱崇科.
互看的奇特与灵思:《墓碣文》重读[J]
.鲁迅研究月刊,2016(1):18-23.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8
1
赵学勇,吕惠静.
新世纪《野草》研究与鲁迅研究转型[J]
.学习与探索,2016(11):152-161.
2
宋剑华.
“围城”中的巨人——论“言说鲁迅”与“鲁迅言说”的文本差异性[J]
.天津社会科学,2017(1):128-135.
被引量:1
3
朱崇科.
《野草》中的植物系统隐喻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8(7):141-145.
被引量:2
4
林岗.
新思潮与“抉心自食”——重读《墓碣文》[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8):137-144.
被引量:2
5
张勇.
多重寓意“家园”的重构与延展——《秋夜》新读[J]
.鲁迅研究月刊,2018(7):35-43.
6
朱崇科,陈沁.
论鲁迅作品中的“视听交融”[J]
.南方文坛,2019(3):100-106.
7
朱崇科.
《野草》中的梦话语[J]
.惠州学院学报,2023,43(1):1-8.
被引量:1
8
朱崇科.
鲁迅小说中的创伤再现及其应对[J]
.粤海风,2024(3):68-76.
1
陈轶.
虚无与抗争——论《墓碣文》的主题[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2(2):130-130.
被引量:1
2
陈颖.
《墓碣文》解读[J]
.青年文学家,2017,0(1Z):30-31.
3
刘浩.
一个人的战争——重读《墓碣文》[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2):124-125.
4
朱崇科.
互看的奇特与灵思:《墓碣文》重读[J]
.鲁迅研究月刊,2016(1):18-23.
被引量:5
5
谭静怡.
对“我是谁”的追问——鲁迅《墓碣文》细读[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5(8):68-69.
6
贾小林,晓喻.
思想的蜕变与超越——读鲁迅《野草·墓碣文》[J]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1(1):41-42.
7
闫亚萍.
鲁迅《野草·墓碣文》现代意识探析[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2(S1):193-194.
被引量:1
8
张春燕.
黑暗的《野草》 诗化的思维[J]
.飞天,2009,0(A4):33-34.
9
刘骥鹏.
被封口的“我”与滔滔不绝的“他者”——《墓碣文》之探究[J]
.文艺争鸣,2012(9):76-80.
被引量:1
10
胡尹强.
否则 ,离开——鲁迅散文诗《墓碣文》破解[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9(1):14-18.
被引量:2
东岳论丛
200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