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112-112,共1页
Journal of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ndong Teachers' University
同被引文献20
-
1朱寿桐.研究作为精神资源的鲁迅[J].学术研究,2001(9):93-96. 被引量:3
-
2张文初.《伤逝》,一个悖论──兼论中西爱情文学思路之异[J].中国文学研究,2001(3):65-70. 被引量:2
-
3王乾坤.在解释事件中创造事件[J].文学评论,2001(5):25-31. 被引量:2
-
4何中华.形而上学与现时代[J].齐鲁学刊,2001(3):19-26. 被引量:3
-
5陈漱渝.群策群力,精益求精——对修订《鲁迅全集》的几点意见[J].鲁迅研究月刊,2001(7):32-37. 被引量:7
-
6李明.鲁迅的自我小说与日本近代文学——论鲁迅的“自我小说”之二[J].鲁迅研究月刊,2001(8):23-26. 被引量:2
-
7葛涛.被剪成碎片的鲁迅——写在《网络鲁迅》一书出版之际[J].鲁迅研究月刊,2001(8):60-61. 被引量:2
-
8马丽蓉.在空间维度上叙述——《伤逝》新解[J].鲁迅研究月刊,2001(9):59-62. 被引量:12
-
9李春林.鲁迅与世界现代主义作家作品[J].鲁迅研究月刊,2001(1):57-64. 被引量:6
-
10卷首语[J].文学评论,2001(1):5-5. 被引量:4
-
1应雨田,异形词研究课题组.异形词整理例释(十六)[J].语文建设,2001(4):17-17.
-
2邓德华.对《从习惯用法看现代英语的一些变化》一文的意见(摘录)[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0,12(2):81-80.
-
3李剑鸣.《美国的奠基时代(1585-1775)》修订版前言(摘录)[J].云梦学刊,2011,32(3). 被引量:1
-
4美国中学生作文中的类比和隐喻[J].现代交际(社交商圈),2008(4):32-33. 被引量:1
-
5朱学斌.《普通语言学教程》关于新语言观的比喻[J].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4,0(7):30-31. 被引量:1
-
6关于“碳”“炭”用法的反馈意见摘录[J].科技术语研究,2006,8(3):13-16.
-
7徐山.《汉语大词典》辨正[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3):49-49.
-
8王柳聪.谈谈带连词的无动词状语从句[J].语言教育,1996,0(2):68-69.
-
92007-2011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J].外语界,2007(5):96-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