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8-14,7,共8页
Luxun Research Monthly
参考文献4
-
1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M]第117页.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
2胡风《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A]胡风《评论集》[M]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
3路翎《财主底儿女们》[C]第695-69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下只标页码.
-
4胡风《财主底儿女们·序》[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同被引文献48
-
1吴家荣.论阿英早期文艺思想[J].江淮论坛,1997(2):89-97. 被引量:2
-
2王富仁.中国现代短篇小说发展的历史轨迹(下)[J].鲁迅研究月刊,1999(10):42-55. 被引量:30
-
3晓谷.没有忘却的记忆——回忆我的父亲胡风[J].新文学史料,1996,0(1):126-137. 被引量:3
-
4马利安.高利克,张林杰.钱杏邨的无产阶级现实主义和“力的文学”理论[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3):38-47. 被引量:2
-
5范家进.赵树理对新文学的两重“修正”[J].文学评论,2002(1):78-81. 被引量:8
-
6宋剑华.论“左翼”文学现象[J].文艺理论研究,2000(6):62-68. 被引量:3
-
7王烨.论《苦闷的象征》对钱杏邨30年代文学批评的影响[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4):230-239. 被引量:4
-
8沙水.来自异域的毒眼[J].读书,2001(12):38-42. 被引量:4
-
9尤西林.20世纪中国“文艺大众化”思潮的现代性嬗变[J].文学评论,2005(4):63-69. 被引量:20
-
10黄万华.鲁迅传统和战时中国文学[J].东岳论丛,2005,26(4):9-14.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6
-
1马慧珍.左翼文学的回眸与反思[J].沧桑,2007,0(6):159-160.
-
2陈晨.突围与超越:左联后期的现实主义创作[J].理论学刊,2005(12):115-117. 被引量:1
-
3温儒敏,栾梅健,张志忠.现代性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型[J].文艺争鸣,2009(1):56-74. 被引量:10
-
4何长久.论租界语境体验下茅盾的身体叙事[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4):61-64.
-
5许徐.1930: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关系视域中的左翼文学价值辨析——左翼现代性的再认识之一[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0(6):113-117. 被引量:1
-
6王静.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创作述评[J].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8(8):163-165.
-
1陈玲玲.留日时期鲁迅的易卜生观考[J].鲁迅研究月刊,2005(2):36-42. 被引量:9
-
2王得后.赵瑞蕻著《鲁迅<摩罗诗力说>注释·今译·解说》读后记[J].鲁迅研究动态,1982(7):1-5. 被引量:2
-
3王得后.赵瑞蕻著《鲁迅<摩罗诗力说>注释·今译·解说》读后记[J].中国比较文学,1985(1):357-362.
-
42007年第8期《〈摩罗诗力说〉洪桥今译本·序》勘误[J].鲁迅研究月刊,2007(9):91-91.
-
5董以平.黑暗中的奇异亮色——浅析鲁迅文本背后的精神品质[J].飞天,2009(10):9-11.
-
6彭定安.二十一世纪的鲁迅研究预想(下)[J].鲁迅研究月刊,1999(12):4-19. 被引量:1
-
7王倩.关于鲁迅小说复调问题的思考[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5):68-69.
-
8田刚.《庄子》与鲁迅早期文体[J].鲁迅研究月刊,2002(8):17-20. 被引量:1
-
9祁晓明.文学批评史视野里的《摩罗诗力说》[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9):65-75.
-
10古耜.面对全球化语境的中国散文[J].创作评谭,2004(7):25-26.
;